院校查询 >首页 >中国海洋大学

中国海洋大学

学校类型:类型:综合 隶属于:教育部 211工程 985工程 国家重点学科:5个 院士:7人 博士点:50个 硕士点:22个
中国海洋大学就业情况
发布时间:2010-12-04        浏览次数:120

我校毕业生面向全国就业,实行“市场导向、政府调控、学校推荐、学生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就业制度。学校致力于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民族精神和社会责任感、国际视野和合作竞争意识、科学精神和人文素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毕业生很受用人单位欢迎,就业率始终处于全国高校的前列。大批才俊在沐浴了海大的教泽之后,成为国家和社会的栋梁:
    ● 共和国元帅—罗荣桓;
    ● 国家海洋局原局长—王曙光;
    ● 国家海洋局局长—孙志辉;
    ● 中国海洋药物工程的奠基人、中国工程院院士—管华诗;
    ● 水处理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高从堦;
    ● 海洋生物学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张福绥;
    ● 水产养殖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赵法箴;
    ● 海洋鱼类养殖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雷霁霖;
    ● 物理海洋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胡敦欣;
    ● 中国第一个登上南极的科学家—董兆乾;
    ● 中国第一个徒步考察南极的科学家—蒋家伦;
    ● 中国第一个南、北极都登上的科学家—赵进平;
    ● 我国第一次赴南极考察的75位科学家中有52%是我校毕业生;
    ● 在全国19名海洋领域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中,海大校友13人,占684%;
    ● 13名水产领域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中,海大校友6人,占462%;
    ● 在“神舟6号”发射现场,有42位海大学子为实现中华民族的飞天梦想而日夜忙碌;
    神秘的南北极,浩瀚的海洋,国内国外,各行各业,到处都有海大人奋斗的足迹……
    目前,学校已与国家海洋局、中石油、中海油、海尔、海信、华为、朗讯等500多家用人单位建立了密切的毕业生供需合作关系,除部分毕业生考研或出国深造外,大多数毕业生能够到国家重点单位、政府机关、高校及科研机构、大型企业集团、高新技术行业就业。另据调查,80%以上的毕业生在各大主要城市及沿海开放城市就业。学校还建立了支持毕业生自愿服务西部,到农村和基层单位工作的奖励制度。

2003年—2008年毕业生就业整体情况比较表

项目

2008年

2007年

2006年

2005年

2004年

2003年

毕业生人数 2743 2629 2027  2008  2055  1713 
录取研究生人数 801 694 542  599  614 457 
申请出国人数 58 48 40  17  19  44 
参加就业人数 1707 1640 1311  1310  1372  1095 
需求信息 23890 23112 22912  22736  21356  16938 

2008年毕业生流向
    1、从毕业生就业的单位性质上看,到机关事业单位的占243%,到科研设计单位的占044%,到国有企业的占973%,到部队的占31%,考取研究生的占2951%。

   

 

 

 

 

 

    2、从毕业生就业的地区流向上看,我校今年毕业生大多数留在了山东省,占我校本科毕业生的6812%(其中青岛占总数的5088%),到北京、上海、广东和天津的毕业生占119%,到西部各省就业的占409%。


 

 

 

 

 

2007年毕业生流向
    1、从毕业生就业的单位性质上看,到机关事业单位的占28%,到科研设计单位的占07%,到国有企业的占93%,到部队的占41%,考取研究生的占277%。

    2、从毕业生就业的地区流向上看,我校今年毕业生大多数留在了山东省,占我校本科毕业生的638%(其中青岛占总数的543%),到北京、上海、广东和天津的毕业生占102%,到西部各省就业的占16%。


2006年毕业生流向

    1、从毕业生就业的单位性质上看, 到研究机构的占059%,录取为研究生的占2674%,到企事业单位的6078%,到高校的占094%,到政府机关的占237%,,出国的占197%。
 
    2、从毕业生就业的地区流向上看,我校今年毕业生大多数留在了山东省,占我校本科毕业生的699%(其中青岛占总数的515%),到北京、上海、广东和天津的毕业生占125%,到西部各省就业的占36%。

2005年毕业生流向

1、从毕业生就业的单位性质上看,到机关事业单位的占69%,到科研设计单位的占35%,到国有企业的占151%,到部队的占28%,录取为研究生的占297%。流向图如下:

    2、从毕业生就业的地区流向上看,我校2005届毕业生大多数留在了山东省,占我校本科毕业生的738%(其中青岛占总数的625%),到北京、上海、广东和天津的毕业生占138%,到西部各省就业的占24%。

2004年毕业生流向

1、从毕业生就业的单位性质上看,到国家机关的占91%,到科研单位的占36%,到国有企业的占165%,到部队的占20%,录取为研究生的占303%。流向图如下:

 

 

 

 

 

 

 

  2、从毕业生就业的地区流向上看,我校2004年毕业生大多数留在了山东省,占我校本科毕业生的76%(其中青岛占总数的67%),到北京、上海、广东和天津的毕业生占12%,到西部各省就业的占1%。 
 


2003年毕业生流向
    1、从毕业生就业的单位性质上看,到国家机关的占115%,到科研单位的占67%,到国有企业的占118%,到部队的占198%,录取为研究生的占2667%。流向图如下:

       

 

 

 


    2、从毕业生就业的地区流向上看,我校2003年毕业生大多数留在了山东省,占我校本科毕业生的7423%,出国的毕业生占277%,到北京、上海、广东和天津的毕业生占1462%,到西部各省就业的占202%。

 

 

 

 

 

 

一次性就业率连续6年平均在90%以上2004年就业率为9757%录取为研究生的占303%

     我校毕业生面向全国就业,实行“市场导向、政府调控、学校推荐、学生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就业制度。海大毕业生是具有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民族精神和社会责任感、国际视野和合作竞争意识、科学精神和人文素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很受用人单位欢迎,一直成为社会需求的“热门”,就业率始终处于全国高校的前列。大批才俊在沐浴了海大的教泽之后,成为国家和社会的栋梁:
     ● 共和国元帅—罗荣桓;
     ● 国家海洋局原局长—王曙光;
     ● 国家海洋局局长—孙志辉;
     ● 中国海洋药物工程的奠基人、中国工程院院士—管华诗;
     ● 水产养殖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麦康森;
     ● 水处理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高从堦;
     ● 海洋生物学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张福绥;
     ● 水产养殖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赵法箴;
     ● 海洋鱼类养殖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雷霁霖;
     ● 物理海洋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胡敦欣;
     ● 中国第一个登上南极的科学家—董兆乾;
     ● 中国第一个徒步考察南极的科学家—蒋家伦;
     ● 中国第一个南、北极都登上的科学家—赵进平;
     ● 我国第一次赴南极考察的75位科学家中有52%是我校毕业生;
     ● 在全国19名海洋领域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中,海大校友13人,占684%;
     ● 13名水产领域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中,海大校友6人,占462%;
     ● 在“神舟6号”发射现场,有42位海大学子为实现中华民族的飞天梦想而日夜忙碌;
     神秘的南北极,浩瀚的海洋,国内国外,各行各业,到处都有海大人奋斗的足迹……
     目前,学校已与国家海洋局、中石油、中海油、海尔、海信、华为、朗讯等500多家用人单位建立了密切的毕业生供需合作关系,除部分毕业生考研或出国深造外,大多数毕业生能够到国家重点单位、政府机关、高校及科研机构、大型企业集团、高新技术行业就业。另据调查,80%以上的毕业生在各大主要城市及沿海开放城市就业。

  • 下一信息: 山东科技大学就业情况
  • 上一信息: 山东大学就业情况
  • 相关关键词: 中国海洋大学就业情况 中国海洋大学就业情况山东省 中国海洋大学青岛市

      
    查看全部
    报考指南
    • 推荐48
    • 评论50
    • 哲学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