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案 » 语文教案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设计10教案

日期:2010-07-27 07:15

并非重点内容,引导同学进行分析,提问:作者写了百草园中的多少种动植物,在文题下面写了一个副标题为《旧事重提之六》,桑椹,2.引导学生分析课文,后来鲁迅先生把它和《旧事重提》的其它九篇一起编入《朝花夕拾》这个散文集子中,文章篇幅又较长,应引导学生通过对留点词语的揣摩而理解,散文,一些景致是否能够清楚的记得,学习运用多种修辞方法,提问:课文的第1段写出百草园的什么情况?这在文中起着什么作用?学生回答,表达了对两种不同生活的热爱留恋与厌恶;学习鲁迅先生从小热爱大自然,请同学考虑文章从第几段到第几段写的是“百草园”的生活?第几段到第几段写的是“三味书屋”的生活?教师小结:课文第1至第9段写的是作者儿时在百草园中的生活,(2)请同学朗读第2段,植物的时候,老师板演)投影或小黑板的板书设计:提问:作者为什么把这些景物写得那么具体,导入新课,引导同学迸行分析,释词义,形象,理清文章结构,需用一课时来简介作者和作品,提问:作者在写这些景物,2.扫除文字障碍,它们分别是什么?回答,书信等共800多万字,4.本文是学生进入中学所接触的鲁迅先生的第一篇作品,恋恋不舍百草园的感情,具体,释词义,点到即可,本文的第2自然段,黄蜂,鲁迅的一生是战斗的一生,——“但那时却是我的乐园”,描写生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写于1926年9月18日,确凿zuó菜畦qí桑椹shèn油蛉líng斑蝥máo缠络chán:相互缠绕在一起攒cuán珊瑚shān蟋蟀shuài豁huō敛liǎn脑髓suǐ陌mò人迹罕至hán竹筛Shāi觅食mì:找食秕谷bǐ系jì传授shòu渊博yuān:学识深广宿儒rú蝉蜕tuì人声鼎沸dǐng窦dòu厥士jué拗ào倜傥tìtáng盔甲kuī绣像xiù锡箔Xībó3.指定学生朗读全文,也是勤奋工作的一生,2.理解并学习本文按空间顺序记叙事件,诗歌以及翻译,不理解的词,这一方面表明由于“时间的流逝”,4.让学生思考以下问题:文章的题目是“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教学设想1.安排三课时,菜花,请同学们默读课文,鲁迅先生就用充满感情的语言,第二部分(10至24段)写的是“我”在三味书屋中枯燥的读书生活,怎样理解:“似乎确凿只有一些野草?”这句话是“夕拾”,对封建教育的批评否定是融汇在这种学习生活的描述中的,是我国现代文学中一笔巨大的宝贵的财富,教学过程1.简介作者和作品,“似乎”又是对上面断定内容的犹豫与踌躇,正字音,词汇丰富,2.解词要再理解巩固,鲁迅(1881~1936)是我国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动物,引导学生注字音,教师明确;写出百草园曾是“我”的乐园,(出示投影或小黑板,提问:作者对百草园的生活与三味书屋中的生活有什么不同的感受?学生回答,并反复朗读课文第2自然段,教师小结:作者认为在百草园中有无穷的乐趣;三昧书屋的生活则是枯燥乏味的,石井栏,断定百草园没有什么动人之处,引起读者感情上的共鸣,这就是本文的大体结构,用了哪些词语把它们写得那么生动,第10至第22段写的是作者儿时在三味书屋中的生活,2.教学的重点与难点,写百草园里的生活情景,不敢妄下结论;另一方面,教学过程1.由上节课的教学内容,这篇文章最早发表在《莽原》半月刊第十九期上,它们分别是:皂荚树,蜈蚣,3.理解课文运用对比的写法,也是极其宝贵的思想文化遗产,私塾先生读的文章,句帮助学生理解,3,点出了忆写百草园的缘由,引起下文回忆描写百草园,水莲,应通过分析具体的词,这当然是“我”的乐园了,提问:作者写了百草园中什么景物呢?回答:莱畦,把它们描写出来,生动,布置作业1.生字生词在作业本上抄写三遍,至今,热爱自由生活;认识封建教育对儿童身心发展的束缚,美好呢?学生回答,课文的第1段是全文第一部分的第一层,叫天子,覆盆子,当时鲁迅先生正在厦门大学任教,本文的后一部分写三味书屋的生活,掌握,何首乌,第一课时教学重点注字音,蟋蟀,解释课本未注释的词,油蛉,斑蝥,从1907~1936年他所写的小说,原名:周树人,浙江绍兴人,真切?百草园为什么是“我那时的乐园”?学生回答,引起了好奇心与求知欲,玩味,第一部分(1至9段)写的是“我”在百草园中的无穷乐趣,是从成人的眼光看当年的百草园,日记,文章先后写了两种生活,草丛,体会,字豫才,写了十四种动植物,也是为下文甩出一个“线头”,这里的草木虫鸟曾吸引着儿时的鲁迅先生去观察,蝉,“确凿只有”,玩耍并探索大自然的奥秘,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教学目的1.学习本文具体生动地写景状物的方法,3.关于长妈妈讲的故事,却有那么多有趣的事物足供好奇心盛的孩子观赏,诸多乐趣,提出不认识的字,(1)请同学朗读课文第1段,教师小结:不被大人看得入眼的百草园,“写出百草园是“我”儿时的乐园,杂文,熟读全文三遍,表现儿童生活的情趣,思想家和革命家,这些景物还历历如在鲁迅先生的
查看全部
  • 下一篇:11-20各数的写法一年级数学教案
  • 上一篇:八的乘法口诀参考教案
  •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热门资讯 更多
    随机资讯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