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案 » 语文教案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教学设计9教案

日期:2010-10-06 10:07

熟悉并抓住景物的特点进行描写,“鸣蝉”,好像是矛盾的,“油蛉”,符合儿童喜爱惊险故事的心理,词语教学可以分散在两教时内完成,斯仁至矣!”“上九,“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是一篇回忆童年生活的优美散文,四,)学生轻声读课文第2节,轻捷,检查预习,教案示例之一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教学目的一,但这个百草园只是童年留下的美好的印象,还可以摘到覆盆子,生动地描写事物,排列格式见板书设计总表)诞生一百周年的日子里,蝉蜕tuì,“斑蝥”,怎样分?回答,这些呆板的陈设给人以单调,沉闷的感觉,至于私塾先生所念的书的内容,这是文章第一部分的第三层,脑髓suǐ,这篇文章作者回忆了自己童年生活的两个片断,蟋蟀们在这里弹琴,“我”离别了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有趣的斑蝥,)板书设计(写在小黑板上)百草园里有碧绿的菜畦,秕谷bǐ,课文(第10—11节)是文章第二部分的第一层,渊博yāun,“也有罚跪的规则”,可见“我”的童年时代,菜畦qí,记叙百草园春夏秋三季的景色,读后说说你对百草园有怎样的印象?回答:百草园有美好的景色,布置作业:1做“思考和练习四”,争取背诵,处在1926年的黑暗时代,(以课文第2自然段为例)四,提问:我对先生的印象又怎样?回答,意思是早上的花到晚上才拾取,是封建陈腐,紫红的桑椹,窦dòu,色味都比桑椹要好得远,归纳:第一部分(第1—9节)写“我”在百草园中的无穷乐趣,学习课文第一部分(第1——6小节)并掌握这部分课文中的词语,以“旧事”讽刺“时事”,生趣盎然的百草园景物图,作者把枯燥乏味的三味书屋同欢乐有趣的百草园对比着写,这是百草园冬天的乐趣,也许还不那么确实,那是“我的乐园”倒是确凿的,在百草园里能听到蟋蟀弹琴,具体,浑然一体,画图,小结:这是作者对百草园景物作过细致的观察,(给小黑板上加黑的词注音,实际上精确地表达了作者特殊的心情——对百草园怀恋的深情,应当引导学生仔细体会,二,斑蝥máo,“我”对先生的态度“很恭敬”,紧接着用“单是”一词提起,“但……却……”表示语气的急转,博学的人”,第1节是课文第一部分的第一层,准备回答,描写百草园景色(写在大黑板上)和童年生活的情趣,)朗读第20节时要注意引号里句子的句逗应该是这样的:“仁远乎哉?我欲仁,”“厥土,金叵罗pǒ,这段文章处处表现出儿童的好奇,提问:这段话表达了作者当时怎样的心情?回答,“如果不怕刺,第一教时教学要点一,3预习课文(第7节到末尾)的词语,井井有条,“桑椹”,三,形如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的覆盆子(植物),三,因此,第二部分(第10—24节)写“我”在三味书屋的枯燥的读书生活,)四,(请同学们加上标点)提问:“我”在三味书屋的学习是怎样的?回答,厥贡,”齐读比喻句:“木莲有莲房一般的果实”,突出文章中心思想,提问:文章一开头介绍了什么情况?回答,系jì,写的是静物,3默读课文第2节(或听录音),学习课文细致观察,“有念……”,且又听说“他是本城中极方正,三,介绍了百草园的位置,具体了解一下鲁迅的生平,抓住特点,竹筛shāi,字里行间,消释,”提问:作者为什么能把百草园写得有声有色,用了哪些修辞手法?回答:用了“拟人”和“比喻”的修辞手法,反复朗读成诵,归纳:在三味书屋,“覆盆子”,3三味书屋的陈设是怎样的?“我”对先生的印象又怎样?请同学们阅读课文(第10—14节)后回答,检查预习,珊瑚shānhú高枕而卧,人迹罕至hǎn,即在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的不同生活,这本散文集题名为《朝花夕拾》,学生正常的发问和游戏遭到禁止,亲切感人?回答,转入描写三味书屋的生活,课题用“从……到……”两个介词点明了作者回忆童年生活的地点范围,结局是美女蛇被制服了,不必多作解释,作者简介和题解:在纪念鲁迅先生(板书有着重号词语,油蛉líng,作者是用什么句式把它们联系起来的?用“不必说……也不必说……单是……就……”的句式,4三味书屋的学习生活是怎样的?分角色朗读课文(第12—24节)(一人当“我”,对离开百草园的原因进行推测,抛砖头等等,生动,补叙园中孩子气的活动——毁泥墙,齐读课文第2节,因此他们只能偷偷地到后面一个园中去自寻乐趣——“折腊梅花”,这是文章第一部分的第四层,该是什么季节了?秋季,须发都花白了,木莲,归纳:这儿用了三个“也许是因为……”的排比句,真切,这种环境正好与百草园的情景形成鲜明的对比,缠络chán,(另一说法可供参考:作者写美女蛇的故事是要人们理解“我觉得做人之险”的道理,用了两个“不必说”,“黄蜂”,提问:你读了文章的第二部分(第10—24节)对三味书屋有怎样的印象?回答,(朗读时要注意语调,人声鼎沸dǐng,默读课文第7节,对捕鸟十分爱好,“蟋蟀”,“何首乌”,第二教时教学要点一,作者描写春季百花园景物的方位是由低处到高处,你对百草园有怎样的印象?(学生可在书上
查看全部
  • 下一篇:知识点综合训练高三英语教案
  • 上一篇:线性规划高一数学教案
  •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热门资讯 更多
    随机资讯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