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案 » 语文教案

语文-《荷塘月色》教案

日期:2010-06-26 06:04

导入课文,并归纳出作者情感变化的过程,教师指导,畅谈自己的感受,6节,录音带或教师配乐范读,指导学生反复朗读,现在我们不妨把作者手中的笔看作是摄影机的镜头,作者的心情其实并未平静下来,探究:1交流活动:根据你的理解为荷塘月色的画面配上适合情境的乐曲,三是叠音词,为何他“心里颇不宁静”呢?学生讨论,体会作者笔下荷花寄寓之意,但要在文中找到根据,导入多媒体课件播放一段荷塘月色图,5,(3)让学生反复朗读背诵,二.自主·合作·探究1自读感知(1)布置学生课前利用网络或者书籍查找朱自清的生平作品以及《荷塘月色》的创作的时代背景,二是“比拟”,交流,第一课时:一.导入,上→下,学生自由发言,看看他是从哪些角度来给荷塘拍照的?二,向往自由之人生,静→动;第5节:上→下,师生共同探讨:整个画面景色素淡静谧和谐,把“文字看出一幅画来”(叶圣陶语),教师明确:作者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引导学生思考:作者是如何安排镜头的?第4节:远→近,提问:请两位学生谈他们印象中的荷塘景色,理解散文的意境,6节体现了这个特点,显“颇不宁静”之内心;受用“宁静”之喜悦,这体现了他散文的什么特点?点拨:绘画美,并记录发言结果,(2)明确作者情感变化的过程:颇不宁静——寻宁静——暂得宁静——失宁静本文写到结尾,自由讨论:《春》与《荷塘月色》,有人把朱自清先生的写景文称为“白话美术文”,杨万里等人的咏荷诗文,发挥想象力,“宁静”之外境,可根据当时的背景和作者的经历性格等分析,第二课时一,结合本单元的推荐阅读,三,教师引入:我们学习散文重在鉴赏品味语言,表达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有多种原因,并写出比较心得,学生分小组进行讨论,有一种朦胧之美,点,让学生说出感受最深的语句并作欣赏分析,6节,一是“通感”,3探究阅读(1)结合初中时所学过的朱自清所写的散文《春》,教师结合学生发言适当补充,与《荷塘月色》作比较,自主•合作•探究1语言鉴赏:(1)朗读第4,比较喜欢哪一篇?(2)当你心情郁闷时如何排遣烦恼心情的?请你向朱自清推荐一种更好的排遣方法,教师引导学生细心品味这三段文字,2文学层面鉴赏让学生背诵自己知道的有关描写荷花的名句,联系古代文人如李白,远→近→远,明确荷花在文人笔下一直是高洁人格的象征,5,由学生自己向同学推荐自己所读过的朱自清的散文,(2)学生自由朗读,分小组进行交流,边读边作圈,把握全文感情基调;学生自读,周敦颐,要结合具体的句子谈,正面→侧面;第6节:外→内,体会荷月之美景与作者之品格的相通处,并且轮流上台配乐朗诵4,(2)整体感知:多媒体课,明确是借景抒情,带给人多重的审美感受,找出表明作者情感变化的语句,在课堂上进行交流,2理清本文的感情线索(1)引导学生在自读的基础上讨论,并结合课文中的例子向学生说明,5,充分体会文辞的优美,第4,2课外拓展阅读:阅读朱自清的《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语文教案-《荷塘月色》 ,
查看全部
  • 下一篇:现代文阅读常见题型高考语文教案
  • 上一篇:《挑山工》第二课时学教学设计教案
  •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热门资讯 更多
    随机资讯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