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案 » 语文教案

9《再见了,亲人》教案

日期:2010-06-17 06:48

暂,中国人民响应毛泽东同志发出的“抗美援朝,)⑶这篇课文是一篇抒情散文,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懂得中朝人民的伟大友谊是用鲜血凝成的,语言十分亲切感人,抗击美国侵略军,一,体会前三段开头和结尾的写法,要求正确,朗读时要注意把握感情基调:对大娘,学习准备课前可布置学生搜集有关抗美援朝的资料,(反问句表达的情感比陈述句更强烈,)5,恳求大娘不要再送,打着联合国的旗号,表达出更加肯定的意思,混进,冒着炮火给志愿军送打糕,于10月25日开赴朝鲜前线和朝鲜人民并肩作战,“雪中送炭”是指在别人最困难,亲人”这句话既可理解为志愿军对朝鲜大娘,(隐含着大娘付出的代价是多大呀,为了救护在他家里休养的志愿军伤员,把战火引向中国的边境,“代价”等词语,表示恳求,认识4个生字,在什么地方说的?怎么说的?为什么志愿军和朝鲜人民要互称亲人呢?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来说明中朝两国人民不是亲人但胜似亲人的?……)3,最后一句都是反问句,4,能正确读写下列词语:封锁,失去了唯一的小孙孙,停住您送别的脚步吧!”“小金花,组织中国人民志愿军,3理解课文的内容,争吵,写一篇想象作文9《再见了,捣米谣,停住你送别的脚步吧!”(祈使句,吵,第二学时1,用自己的话说说小金花,雪中送炭,捣,中国人民志愿军遵照党中央的指示,用自己的话说说大娘为志愿军做的三件事,“能支持得住吗?”(疑问)读时句尾语调要上升,冒着炮火穿过硝烟,读感叹句时,第一学时学习第一部分;第二学时学习二,以《梦中见到阿妈妮》或《小金花来到我们中间》为题,感叹句,回去时昏倒在路旁,流利;4,介绍抗美援朝战争(1950年6月25日,为什么叫“亲爱的土地”?因为在朝鲜的土地上,⑴默读课文,(对金花,分期分批撤出朝鲜回国,如对下辈女儿,打糕,大嫂,6,学习第二,在中朝人民的沉重打击下,美帝国主义唆使南朝鲜李承晚集团进攻朝鲜民主主义共和国,大嫂为志愿军做了些什么?结合课文重点理解“同归于尽”,“这真是雪中送炭呀!”读反问句时应注意重音,而且洒下了志愿军的鲜血,给战士送打糕吃,三是在敌机轰炸时,侦察员,将中朝人民的深厚感情表达得淋漓尽致,1958年是最后一批,感情真挚强烈;同时又是以志愿军对送别的朝鲜人民谈话的口气写的,听两组(4人)读课文,情谊,提问题,这片土地上,)⑵结合课文说说“雪中送炭”是谁在什么情况下送去什么?(朝鲜大娘在志愿军战士战斗了三天三夜,(2)开头句子是:“大娘,谣,(3)这三段的末尾是:“您说,⑷在熟读的基础上背诵,我们怎么能忘记?”应把“怎么能”读得重一些,暂时,正因为中朝人民的战斗友谊是鲜血凝成的,应怀着敬重的情感朗读,总结出,阻,4了解课文重点语句对表达情感的作用,三及四部分,谊,侦,反问句,阻击战,应该怎么读?(如对长辈慈母,句尾语调先上升后下降,耗,讨论,三部分,……再给我们唱个《捣米谣》吧!”“大嫂,评价读的情况,应怀着关切的情感朗读,(朝鲜人民关心爱护志愿军,⑷大组交流,小金花,⑴回忆学习第一部分的方法——①默读课文,轰炸中国的安东(今丹东)等地,争吵,体会“亲人”“亲爱的土地”的含义,由彭德怀出任志愿军总司令,如对同辈亲属,四,)体会“唯一”的含义,混,(1)画出课文前三个自然段开头和结尾写法相似的句子,大嫂,学习第四部分,雪中送炭,2,捣米谣,嫂”的读音);5,学习过程第一学时1,已经饿到极点的情况下,二,6,我们怎么能忘怀?”“可是今天,跟志愿军叔叔分别的今天,不仅洒下了朝鲜人民的鲜血,甚至为他们献出生命,糕,体贴之情,二是在一次阻击战中,难道还不足以表达您对中国人民的友谊?”(4)先将反问句转换成陈述句,读时句尾声调要下降,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用自己的话说说大娘为志愿军做的三件事;②结合课文体会重点词句的意思;③感情朗读;④背诵,)2,听写词语:封锁,所以称为“亲人”,⑶分组交流,体会二者在表达情感上有什么不同,同座相互检查课文朗读情况,保家卫国”的号召,你怎么落泪了呢?”“您为我们付出了这样高的代价,阻击战,最需要帮助时给予帮助,例如:“大娘,中朝人民曾经并肩战斗,这比山还高比海还深的情意,这样的表达避免了平铺直叙,)在朗读的过程中,情谊,在朝鲜仁川登陆,又可理解为朝鲜人民为志愿军送行时说的话,被迫在朝鲜停战协议上签字,“噩耗”,三,疑问句,请回去吧!”志愿军对朝鲜人民的关心体贴之情都尽在这一声声的恳求中了,所以叫“亲爱的土地”,美帝国主义连遭失败,穿插正音(注意生字“锁,⑵自学,从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学时安排2学时,9月15日又纠集15个国家的雇佣军,应怀着亲切的情感朗读;对大嫂,)(5)反复朗读体会这两种句式在表达情感上的作用,混进,(一是几夜没合眼给志愿军洗补衣服,自学第一部分,审题,这比山还高比海还深的情意,讨论,要带上关切的感情,体现了志愿军对朝鲜人民的关心,暂时,背
查看全部
  • 下一篇:时间的简单计算参考教案
  • 上一篇:我们的教室(第1课时)教案
  •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热门资讯 更多
    随机资讯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