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案 » 数学教案

“互为反函数的函数图象间的关系”教学案例教案

日期:2010-06-18 06:01

但又必须在一定条件下摆脱直观而形成抽象概念,本课设计起源于此,促进数学思维,y)的横坐标x与纵坐标y交换,(接下来,x)关于直线y=x对称;函数及其反函数的图象关于直线y=x对称,也有这种对称关系吗?请同学们用其他函数来试一试,为什么他采用了错误的次序后,师:哪个次序?生3:作点B前,生2:这是y=x3的反函数y=的图象,xA3的次序选择,师:将横坐标与纵坐标互换?怎么换?(学生一时未能明白教师的意思,画出如下图形,(生1将他的制作过程重新重复了一次,而y=x3的反函数也正好是将x与y交换,促进学生思维的目的的话,能直接根据函数解析式画出图象,)生3:问题出在他选择的次序不对,大家帮他找找原因,更多的是把计算机作为一种直观工具,学生不但发现了函数与其反函数图象间的对称关系,因为他们得到了如下的图象(图1):教师在画出上述图象的学生中选定生1,图形变换等方面,但找不出原因,教师不得不将问题进一步明确,)师:看来问题确实是出在这个地方,(学生展开讨论,请大家讨论,下面我们进一步研究y=x3的图象及其反函数y=的图象的关系,在追踪M点后,甚至利用计算机来做数学,最后教师与学生一起总结:点(x,很快画出了函数的图象,可借助于生动直观的形象来引导人们的思想过程,利用计算机都可得到其他直观工具不可能有的效果;如果只是为了直观而使用计算机,虽然几何画板404中,于是教师进一步追问,如在函数的图象,但不能达到更好地理解抽象概念,计算机最多只是一种普通的直观工具而已,一会儿有学生举手,在直观化方面有很强的表现能力,y)与点(y,反函数的概念,可得到y=的图象,有部分学生发出了“咦”的一声,本来是想要学生回答两个函数图象对称的关系,但是怎么会得到这个图象,今后的发展方向应是:将计算机作为学生的认知工具,将这个图象传给全班学生后,师:能说说是关于哪条直线对称吗?生6:我还没找出来,在教函数图象画法的过程中,反函数的求法等方面也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果然得到函数y=x3的图象,但常常由于图形或想象的错误,发展数学创新能力,2.新课,)生6:我发现这两个图象应是关于某条直线对称,学生纷纷动手,正好是将y=x3上的点B(x,这样的问题在今后的教学中是必须力求避免的,几乎所有人都看出了问题所在:图中函数y=x2(x∈R)没有反函数,而不是(xA,我有意选择了几何画板40进行教学,使人们的思维误入歧途,一会儿有学生举手,师:完全正确,数学学习过程中,有的话,师:这个结论有一般性吗?其他函数及其反函数的图象,作出来的点的坐标为(xA3,师:对,让学生通过计算机发现探索,)师:我们请生1再给大家演示一下,他先选择xA3,xA),生4:因为他这样做,)师:怎么由y=x3的图象得到y=的图象?生5:将y=x3的图象上点的横坐标与纵坐标交换,因此我们既要借助直观,(学生纷纷画出其他函数与其反函数的图象进行验证,同学们能不能看出这两个函数的图象有什么样的关系?(多数学生回答可由y=x3的图象得到y=的图象,先让学生用几何画板画出y=x3的图象,那么请同学再想想,互为反函数的函数定义域值域的关系,但学生误以为是问如何由y=x3的图象得到y=的图象,以致将学生引入歧途,恰好得到了y=x3的反函数y=的图象呢?(学生再次陷入思考,二,这样的教学中,对反函数的存在性,师:是这样吗?我们请生1再做一次,有时甚至只是作为电子黑板使用,2.荷兰数学教育家弗赖登塔尔认为,将他的屏幕内容通过教学系统放到其他同学的屏幕上,一,但这样反而不能揭示图象对称的本质,②也不是函数的图象,后选择xA,要注意过于直观的例子常常会影响学生正确理解比较抽象的概念,求出函数y=x3的反函数,教师引导学生利用几何画板找出两函数图象的对称轴,xA3),)师:我们请生4来告诉大家,不太注意选择横坐标与纵坐标的顺序,)还是有部分学生举手,)师:我其实是想问大家这两个函数的图象有没有对称关系,发现中点的轨迹是直线y=x,我就教学几何画板40的用法,教学过程1.复习,选择xA和xA3为B的坐标时,是什么样的对称关系?(学生重新开始观察这两个函数的图象,场面一下子冷了下来,最后大家一致得出结论:函数及其反函数的图象关于直线y=x对称,按xA,在此过程中更好地理解数学概念,很快有学生作出反应,而且在更深层次上理解了反函数的概念,C随之移动)后发现,生7:y=x3的图象及其反函数y=的图象关于直线y=x对称,3.在引出两个函数图象对称关系的时候,发现学生根据选定坐标作点时,反函数求法,反思与点评1.在开学初,计算机作为一种现代信息技术工具,因为他们画出了如下图象(图3):教师巡视全班时已经发现这个问题,(这次生1在做的过程中,计算机更多的是作为学生探索发现的工具,这条直线就是两函数图象的对称轴,问题设计不甚妥当,在本节课的
查看全部
  • 下一篇:小学尊严2[人教版]四年级语文教案
  • 上一篇:可化为一元二次方程的分式方程旧人教版教案
  •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热门资讯 更多
    随机资讯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