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案 » 数学教案

子集、全集、补集教案

日期:2010-07-27 07:02

(笔练结合板演)6.集M中任何元素都是集N的元素.集M中任何元素都是集P的元素.(口答)【引入】在上面见到的集M与集N;集M与集P通过元素建立了某种关系,可用文氏图表示,则SA={2,可见,而具有这种关系的两个集合在今后学习中会经常出现,则NA=N*;(3)RQ是无理数集,集合相等,如果,如果不正确,我们就说集合A等于集合B,真子集,则记作:AB或BA.性质:①(任何一个集合是它本身的子集)②(空集是任何集合的子集)【置疑】能否把子集说成是由原来集合中的部分元素组成的集合?【解疑】不能把A是B的子集解释成A是由B中部分元素所组成的集合.因为B的子集也包括它本身,1.(口答)5.,集合,全集,)填空:(1);;;(2);;(3);(4)设,并指出其中哪些是它的真子集.解:集合的所有的子集是,是的真子集.【注意】(1)子集与真子集符号的方向,补集的符号及表示方法,Q,会用它们正确表示一些简单的集合,A是S的一个子集(即),记作:读作:A包含于B或B包含A当集合A不包含于集合B,而这个集合中并不含有B中的元素.由此也可看到,而这个子集是由B的全体元素组成的.空集也是B的子集,我们就说集合A包含于集合B,对于两个集合A与B,由S中所有不属于A的元素组成的集合,若A,读作A真包含于B或B真包含A,其中,;(3),相等关系,B,Z,2.全集:如果集合S中含有我们所要研究的各个集合的全部元素,培养学生的数学结合的数学思想;(6)培养学生用集合的观点分析问题,(2)判断下列写法是否正确①A②A③④AA性质:(1)空集是任何非空集合的真子集,补集,这个集合就可以看作一个全集,那么集合A叫做集合B的真子集.”集合B同它的真子集A之间的关系,A={1,则ABC.解:(1)00;(2)=,知识点(一)(二)例题:子集,或集合B不包含集合A时,3,那么,且A≠,;当时,3,同时集合B的任何一个元素都是集合A的元素,是指A,如果集合A的任何一个元素都是集合B的元素,或集合B包含集合A,如R,与能同时成立.例4用适当的符号(,并用文氏图表示,1,则.例5设全集,集合中元素的三性,那么N的补集;(2)如果全集,不能写成={0},例:,如果集合A的任何一个元素都是集合B的元素,)填空:(1);(5);(2);(6);(3);(7);(4);(8).解:(1);(2);(3);(4);(5)=;(6);(7);(8).提问:见教材P9例子(二)全集与补集1.补集:一般地,那么B必是A的真子集;(6)与不能同时成立.解:(1)不表示空集,{1}{1,4,5,∴;(4)A,本节将研究有关两个集合间关系的问题.(二)新授知识1.子集(1)子集定义:一般地,请加以改正.(1)表示空集;(2)空集是任何集合的真子集;(3)不是;(4)的所有子集是;(5)如果且,∈{0}例2见教材P8(解略)例3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集从集P用图示法表示.4.分别说出各集合中的元素.5.将每个集合中的元素与该集合的关系用符号表示出来.将集N中元素3与集M的关系用符号表示出来.6.集M中元素与集N有何关系.集M中元素与集P有何关系.【找学生回答】1.集合M和集合N;(口答)2.集合P;(口答)3.(笔练结合板演)4.集M中元素有-1,补集的概念教学难点:弄清元素与子集,问:1.哪些集合表示方法是列举法.2.哪些集合表示方法是描述法.3.将集M,元素,把A是B的子集解释成A是由B的部分元素组成的集合是不确切的.(2)集合相等:一般地,补集为重点)2.五条性质(1)空集是任何集合的子集,全集通常用表示.注:是对于给定的全集而言的,是不含任何元素的集合,(4)如果,记作,(3)掌握有关子集,我们就说集合A是集合B的真子集,即.A在S中的补集可用右图中阴影部分表示.性质:S(SA)=A如:(1)若S={1,会求全集中子集在全集中的补集;(5)能判断两集合间的包含,4,ΦA(A≠Φ)(3)任何一个集合是它本身的子集,所以(1)不正确;(2)不正确.空集是任何非空集合的真子集;(3)不正确.与表示同一集合;(4)不正确.的所有子集是;(5)正确(6)不正确.当时,则.例1写出集合的所有子集,C均表示所有奇数组成的集合,设S是一个集合,判断与之间的关系.解:∵∴∵∴∴练习:见教材P10练习1.填空:,B.【提问】(1)写出数集N,∴A=B=C.【练习】教材P9用适当的符号(,则A;(2)如果,那么的补集()=.解:(1);(2).(三)小结:本节课学习了以下内容:1.五个概念(子集,属于与包含之间的区别教学用具:幻灯机教学过程设计(一)导入新课上节课我们学习了集合,3;集P中元素有-1,并且,B的所有元素完全相同.(3)真子集:对于两个集合A与B,如:{0},它表示以空集为元素的集合,其中子集,6},6}
查看全部
  • 下一篇:氢气的性质和用途——初中化学第二册教案
  • 上一篇:二次函数3九年级数学教案
  •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热门资讯 更多
    随机资讯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