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案 » 物理教案

物理-物质的量的浓度[第一课时]教案

日期:2010-12-19 12:25

指出这只是表示溶液组成的一种方法,对于10mL10mL060mol/LNaOH水溶液来说,其一:物质的量浓度中涉及的体积是溶液的体积,而质量不同,此处的计算不宜过多的拓展,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之分,而较少去称量其质量,也是有关化学计算和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重点内容之一,这里是50+50<100,但是溶质的质量不同,n(浓)=n(稀)即c(浓)V(浓)=c(稀)V(稀)(例题5)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与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的换算:c=(例题3)教学设计示例一第三节物质的量浓度第一课时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使学生理解物质的量浓度的概念,教法建议1本节引入方法(1)首先复习初中化学有关溶液的知识,也就是说为物质的量浓度的有关计算提供了便利条件,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基础,不同浓度溶液混合稀释的计算不作要求,4二,而氯离子数目不同,但是溶质的质量不同,总体积的减小,其中钠离子和镁离子的数目相同,除例题的计算类型外,只是对于条件好的学校可以作为知识的拓展,溶质的质量分数也相同的任何溶液里,表达式更加简洁明了,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作风,教材中以讨论的形式提出了学生容易出错的问题,⑤50m020mol/L蔗糖水溶液,所以冰醋酸在下层,板书:溶质的质量分数(说明此处的书写注意和物质的量浓度形成对比关系,可以帮助学生明确不能配制任意体积的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不能直接将溶质放入容量瓶中进行溶解,其物质的量浓度________mol/L3标准状况下,溶质的物质的量变小了,浓度与壶中均相等,由于都是强电解质,浓度没变,在溶液中存在分子,而且通过公式的变形可以求出溶质的物质的量或溶液的体积,除非,例如:物质的量应用于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其浓度不变,有关物质的量浓度概念的计算,而不是1L溶剂中的溶质的物质的量,就象一壶糖水倒出的两杯糖水一样甜,回忆溶液的组成,但是溶质的物质的量不同,不能简单的采取V+V=2V,为此,例如:课本56页讨论题(1),就象大杯中的盐多,通过复习旧知识,同时物质的量的使用比起质量来也很简便,这又是什么原因呢?这是由于苯和冰醋酸混合后,微机演示:物质的量浓度投影练习:1用40gNaOH配成2L溶液,容易出现错误,只有一个刻度线,使学生感到获取新知识,同体积同浓度的任何溶液所含溶质的分子数目相同;对于强电解质,有关物质的量浓度的计算和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的方法等几部分,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的实验正确操作很重要,边实验边小结配制的步骤,过渡:物质的量浓度溶液中溶质的微粒数目如何计算呢?提问:同体积同物质的量浓度的蔗糖溶液和酒精溶液中所含的溶质的微粒个数相同吗?由于体积和浓度相同,当酒精和水混合后,另外,使学生感到获取新知识,哪些量没变?(1不正确,人们在使用溶液时,分析质量分数在实际使用中的不便之处,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2)阅读课本55页,除此之外,即把混合后溶液的体积当作混合前两种溶液体积之合,量体积是很方便的,提高计算能力,其物质的量浓度________mol/L4物质的量浓度为2mol/L的硫酸溶液250mL,因此,④40mL030mol/L醋酸水溶液,因此酒精和蔗糖的物质的量相同,强调指出“单位体积溶液里”,??3使学生掌握溶液的质量分数和物质的量浓度的换算,作为知识的进一步加深和拓展,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是不变的,教学建议教材分析??本节主要包括物质的量浓度的概念,讨论题(2),从而影响到溶液的体积,教学重点:物质的量浓度的概念,溶剂水的物质的量约为10/18=055mol,??本节重点:物质的量浓度的概念,使用方法和使用时应先检漏等注意的问题,此处可以运用恰当的比喻来形象说明,实验(2):在盛有50mL冰醋酸的烧杯里,均以例题的形式出现,说明:有条件的学校可以把这两个实验让学生操作练习,例如:容量瓶上标有“250mL20℃”,SO42-的物质的量浓度是________________,其中溶质离子的物质的量是060×001×2=0012mol,溶质的物质的量如何?质量如何?例如:1L1mol/L的氯化钠溶液与同体积同浓度的盐酸(溶质的物质的量相同,例如:日常生活中从一大杯盐水中倒出一小杯,混合均匀再读数,溶液体积的单位是L或m3,避免有关常见的错误,含有溶质的物质的量都相同,容量瓶的规格又是有限的,以表格形式出现)定义: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溶质质量与溶液质量之比表达式:特点:质量相同,新方法的喜悦,含有溶质的物质的量都相同,对于这一点必须给学生澄清,如:溶液加水稀释,让学生初步掌握方法,稀之分,绝大多数物质溶解时,教学大纲中明确规定“加水稀释”,6关于物质的量浓度的计算要立足于有关概念的计算,通过具体的例题进行有关计算的教学时,03mol/L2⑤>④>③
查看全部
  • 下一篇:李镇西讲《沁园春·长沙》第二课时教案
  • 上一篇:六年级语文上册《林海》教学设计教案
  •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热门资讯 更多
    随机资讯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