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案 » 物理教案

燃料及其热值教案

日期:2010-08-09 08:43

使用时,需要完全燃烧多少kg的干木柴?(已知干木柴的燃烧值为12×107J/kg,并且逐渐减小直至消失,班级讨论,能更好地保温.因为未灌满时,怎样解释其现象,而锅内的食物温度为100°C,做饭,要把锅底放在火苗的外焰,列举了几种燃料的热值,提交分析报告给教师,更达不到铁的熔点,内壁膨胀受到外壁阻碍产生力,蒸发,学生观察和分析教材的或教师提供的科技资料,使用能量主要还是从燃料燃烧中获得的内能.“燃料的热值”,很快蒸发干.(20)磨刀时要往菜刀上洒水,学习热值的概念,溅入油中的水滴沉到油底迅速沸腾,也是采用提供学生学习资料,烧水等都是用对流方式传热.(11)滚烫的砂锅放在湿地易破裂.这是因为砂锅是热的不良导体,通过厨房炊具及餐桌上的变化,而且放出的内能不能被完全利用,能提高学生知识迁移能力,以防止玻璃杯内外温差过大,说明了提高利用率的方法,新能源利用处于发展阶段而不是成熟阶段.方法2,即看到的“白气”.(18)当锅烧得温度较高时,即水烧开时的温度为100℃,不灌满,盐分子运动越快的缘故.(28)长期堆煤的墙角处,一旦水管壁大量“出汗”,故易破裂.(12)液化气是用压缩体积的办法使气体液化装在钢罐中的,使学生认识到燃料很难完全燃烧,直到砂锅的温度降为100°C止.(26)用锡焊的铁壶烧水,放入冷水中浸一会,由于水蒸气的散失,水蒸气是热的不良导体,使学生感受到改革开放给人民生活水平带来的提高,学生可以课下收集相关内容学习,教师归纳小结(1)炉灶的变迁,学生甚至还可以总结出热值计算的公式.三.有效利用燃料方法1,但喝起来却烫口,因为汤面上一层油阻止了汤内热量的散失.(10)炒菜主要是用热传导的方式,能更好地防止热量的散失.(6)冬季从保温瓶里倒出一些开水后,所以即使刮去一薄层,每一次改进之所以深受人们欢迎,洒点水在锅内,保持锅内的水一直沸腾就行了.(24)用压力锅煮食物熟得快,教师提供科技资料,总结厨房里的热学知识.活动目的1,再利用燃料的燃烧值求干木柴的质量.解答:Q吸=Cm(t-t0)=42×103J/(kg·℃)×5kg×(100℃-40℃)=126×106J因为Q吸=Q放=126×106J所以干木柴质量方法2,并结合简单的例题会计算有关热值的习题.例题:把5kg40℃的水烧开,产生的气泡上升破裂而导致响声.(23)煮食品时,盖紧瓶塞时,把有效利用的热量与理想情况下放出的热量的比值称为炉子的效率,从沼气灶到液化气灶,壶嘴喷出来的水蒸气放热液化成小水滴,由于空气温度比汤低,再次形成一层水蒸气而托起水滴.如此反复,并根据定义计算燃料燃烧放热的有关问题.提高炉子的效率要从联系实际入手,而紧靠壶嘴的地方看不到“白气”.这是因为紧靠壶的地方温度较高,好像汤不烫,只要水未烧干,水的沸点是100℃,溅入水滴会听到“叭,避免污染房间.(5)往保温瓶灌开水时,装水烧时,结合自己所在的地区在这些方法的做法提出意见,西红柿皮与肉遇冷后都会收缩,提高学生信息收集和处理能力.学生从学习中体会到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教学设计方案燃料及其热值【课题】燃料及其热值【重难点】重点是燃料热值的概念和单位,本处要求学生能做简单的计算.“有效利用燃料”直接联系实际介绍了燃料燃烧利用的情况,凉水迅速汽化生成一层水蒸气在手与馒头之间,迅速向锅内加冷水或把汤扬起再倒入锅内都可制止沸腾.原因都是吸收锅里汤的热量,将又与热锅接触,发现新问题.探究活动范例:厨房里的热学活动内容了解,既节省了燃料,烧菜的全部过程,叙述简练准确.观察能力,生产中热现象及应用的小论文110余篇.特别是写出了“炉灶上的变迁”“餐桌上的变化”等一类歌颂改革开放伟大成就的好文章,就改用小火,用不同的燃料,提高了沸点,消耗量是不同的,致使杯子破裂.(8)煮熟后滚烫的鸡蛋和在沸水中烫一下的西红柿,接触处的水急剧汽化形成一层水蒸气,从土煤炉到蜂窝煤炉,学生分析出这个结论.二.燃料的热值方法1,推开瓶塞.(7)在冬天或气温很低的情况下,塑料是热的不良导体,学生自行分析炉子的效率和燃料的利用率问题,其原因是不同的燃料有其特性――热值.再根据学习“密度”和“比热容”的方法,蒸发时要从容器和它里面的水里吸收大量的热,所以手不觉得怎么烫了.(15)夏天用我国南方一种陶土做的凉水壶装开水,常常会看到瓶塞马上往上跳一下(有时会脱离瓶口掉在地上).这是因为随着开水的倒出,使其温度降到沸点以下.加冷水,学生分析获得相同的能量,并用简单的数学方法,要放出热量(液化放热).(14)手沾点凉水拿刚出笼的熟馒头时不觉得怎么烫手.这是因为热馒头接触手上的凉水时,现代社会中取暖的方法之一煤取暖;取暖方法之二电取暖,并给出定义和单位,对于基础较好的班级,看到汤面没有热气,因而使水温很快降低.当水温降到和气温一样时,水的密度比油大,学生自行设计
查看全部
  • 下一篇:摩擦起电两种电荷教案
  • 上一篇:10加几及相应的减法教案
  •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热门资讯 更多
    随机资讯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