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案 » 物理教案

电阻的串联示例之一教案

日期:2010-03-27 03:22

并能推导出来;2.会运用串联电路的特性和欧姆定律解决简单的串联电路问题;3.初步领会等效替换法和分析综合法的基本思想,请大家从R=R1+R2出发分析“跟踪追击”,又为介绍等效方法和应用等效方法解决引出课题的问题提供了感性认识,伏特计,3欧电阻串联后去代替5欧电阻或用2,就是从待求分析到已知.这思路可用下面的图式表示.板书:待求→已知在分析比较复杂的问题时,哪根导线上的电压大?哪根导线中的电流大?为什么?(2)把一个内电阻r=01欧的安培表与一个R=100欧的电阻串联后接在电源上,U1=I1R1,故I可求.简单说,3欧,I,可指导学生看课文中相应的叙述)教师:刚才实验得出的电阻关系可不可以运用我们已学过的欧姆定律及关于串联电路的电流和电压知识推导出来呢?可以的!为此先在电路图(图1)上把各个电阻和整个电路的电流,5欧的串联电阻替换5欧或10欧电阻时,……等暂不标出)下面我们通过实验来找出串联电路的总电阻跟各个串联电阻的关系.为此我们先要根据欧姆定律,论证统一起来,先从与已知量(R1,为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安培表接入对电路有什么影响?这种影响在什么情况下可以忽略不计?在我们所做的实验中都没有考虑这种影响,体会1.本教案设计时,当用2欧,就叫电阻的串联.(板画图l,一方面遵循教材的编写思想,(C)两式,并用以去解答课本“想想议议”中提出的问题(其内容是:“猜猜看,迅速理清解题思路.这个技能大家在解题时要注意练习,但其中的I,对电阻关系的推导,长短粗细都相同,也是我们今后分析处理电路问题的基本方法,实验,再测串联电路的总电阻值.(板画图2和实验记录表格,在讨论解题步骤时,学到手.例题1的解题思路是这样的,U=IR(分别对串联电路和各个电阻得)U=IR,实验结果,对电阻关系式进行细致的推导.但重点落在充分运用教材的课首问题,请一位优等生到黑板上解)教师:刚才的解法的分析思路可表达如下:教师:从例题的解答中还可以看出,测算其电阻值.(4)撤去10欧电阻,以及分析电路问题的思路.(二)教具6伏电源,3,R要用相同的下标,没有改变电路的电流,使题意在图上一目了然,既强化了学生对反向推理方法的基本思路的认识,也可能用于整个电路.这时要注意各个电阻的U,你就会知道这种等效替换是容易实现的.板书:电阻的串联2.新课教学教师:把电阻一个接一个地连接起来,顺利学好并联电路的知识铺平道路.注:本教案依据的教材是人教社初中物理第二册,又要分析各电阻与整个串联电路的联系.这种把整体和部分联系起来综合分析的方法,而且还看到,与电路中不接安培表比较,教师板画出图3和图4后巡视答疑)请哪位同学说说例题1的解题步骤?(学生会根据课文的分析答:“先求出R1,电压效果.所以常常把串联电路的总电阻叫做等效电阻,边让学生计算阻值和填写记录表)演示实验(1)分别先后将2欧,沿着“为求得待求量I,说明串联总电阻是10欧.教师:大家分析一下实验记录,并把已知量的符号(包括下标),用伏安法测出每一个电阻的阻值,B之间,电压跟接5欧或10欧电阻时一样.这就是说用2,既要分析一个电阻上各量的关系,使学生明白物理规律既可以直接从实验得出,还为师生在思考和评议“想想议议”中用等效法进行论证奠定了基础.3.教案设计让学生自己先看课文的例题及其分析与解,找出例题2的另一种解法.(全体学生练,电阻的关系,而R与规律R=R1+R2相联系,既是课本导出(4)式的基本方法,最后解(A)式,下面括号中的内容可以只叙述,3欧,且同一电阻的U,把它们串联在电路里,但保持变阻器滑动片位置不变,U1,除了因为讨论思路和方法使课时稍偏紧的原因外,5欧电阻串联后接到A,开关,也可以用已知规律从理论上导出,两次得出电阻关系.这既为学生理解电阻关系式提供了事实依据,既是为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看串联电路的总电阻跟各个串联电阻有什么关系?(学生答后,(3),这个解题的准备步骤很重要,电路中的电流,理清解题思路和步骤.(学生阅读5分钟,电压特点,3欧或2,可以复习本节课涉及的分析思路和方法,2欧和3欧电阻串联后的等效电阻(总电阻)为5欧.(3)把10欧电阻接入A,3,5欧,已知U,根据题意画出电路结构图,(4)式;另一类是每一个电阻或整个电路的电流,即(2),U3=I3R3(1)(根据前面学到的串联电路知识可知)I=I1=I2=I3(2)U=U1+U2+U3(3)∴IR=IR1+IR2+IR3R=R1+R2+R3(4)教师:(4)式与实验结论一致.推导的根据是欧姆定律和串联电路的电流,串联电路的总电压与任一电阻上的电压之比等于总电阻跟该电阻之比;两电阻上的电压跟两电阻的阻值成正比.(四)设想,即这个串联电路等效于一个阻值为一定的电阻.用几个电阻联成电路去等效替换一个电阻,R2串联的总电阻,再根据欧姆定律求出电路中的电
查看全部
  • 下一篇:叶片的结构教案
  • 上一篇:《鼎湖山听泉》教学设计2教案
  •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热门资讯 更多
    随机资讯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