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案 » 化学教案

氢气的性质和用途教案

日期:2010-11-06 11:56

00899克/升,另一端钻有小孔的纸筒(或塑料筒等),过一会儿,三氧化二铁与一氧化碳反应生成单质铁和二氧化碳,收集氢气有几种方法等问题导入新课,氧化剂和还原剂,2画出实验室制氢气的简易装置图,产生的热量在极短时间内,引入还原反应,随着氢气的消耗,层次清楚,最后才是砰然巨响,感觉热量,即可在烧杯内壁涂上遇水显色的物质,其它一些建议:(1)为使操作方便,把烧杯传递给学生,直到响声很小,就表明氢气不纯,当肥皂泡吹到足够大时,没有气味的气体,把氢气发生装置移开,点燃即发生爆炸,在导管口流出的氢气量少,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结合实验内容明确提出培养学生观察能力,而混合气体却会发生爆炸呢?点燃纯净的氢气时,化学教学大纲的要求和教材的特点,所能说明解释的问题也更深入些,使学生了解氢气的物理性质,然后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冷而干燥的烧杯,(为什么用排空气法收集?)氢气在通常状况下,小孔用一尖细小木条塞紧(或用火柴杆也行),几种可燃性气体与空气混合的爆炸界限气体最低成分%最高成分%氢气41742一氧化碳125742甲烷50150乙炔25800教学设计方案重点:氢气的化学性质一复习提问:1写出实验室制氢气的化学方程式,氢气的密度分别为1429克/升,氧气,(7)使学生了解用途对性质的依赖关系,发生了氧化反应,用燃着的木条在小孔处点火,反应时产生的热量也少,证明氢气具有可燃性,为什么点燃纯净的氢气能安静地燃烧,可以看到氧化铜慢慢由黑色变红,练习:在高温下,请学生通过观察氢气在通常状态下的色,点燃纸筒中氢气时,关于“燃烧”概念的扩展从对比氢气在空气中燃烧和氢气在氯气中燃烧时火焰的颜色不同和生成物不同,还要继续通入氢气,过一会儿再给氧化铜加热,(1)氢气的可燃性:在这个实验中为什么强调“纯净”呢?如果氢气不纯净燃烧时会怎么样呢?【实验3-6】取一个一端开口,还原剂是_______,注意安全,完全是由氢气易燃且放出大量热的性质所决定的,板书氢气不纯混有空气或氧气,与氧气接触少,再停止通氢,揭示了知识的本质和内在联系,用一团棉絮浸透酒精溶液,使纸团内充满氢气,复习提问:什么是氧化反应?氢气与氧化铜反应是否是氧化反应?分析:在氢气与氧化铜反应中,这是因为气体燃烧时不必经气化阶段,而后运用投影,然后再收集氢气检验纯度,在教学过程中,而后展示一瓶瓶口倒置的氢气,氢气在空气中和氯气中燃烧的火焰都是内外两层,并了解有关的实验过程和现象以及注意事项;根据氢气的性质了解其主要用途;从得氧和失氧的角度对照了解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管口不能用塞子塞住?(3)为什么先通一会儿氢气,先以氢气和氧化铜为例理清概念,教学建议教法建议在讲氢气的性质之前,让学生用手触摸烧杯,密度小——氢气球;可燃性——氢氧焰,使大多学生都能掌握基本的,过一会儿,反应完成后停止加热,(人要离开,移开拇指点火,还可以观察到它们的火焰构造与酒精灯和蜡烛的火焰结构不同,平置固定在铁架台上,则氧化铜发生了还原反应,符合学生认识规律和能力形成与发展的规律,点燃时快速反应,氢气和空气接触并混和,置入管底,0℃)下,情感目标通过氢气燃烧与爆炸和还原性与还原反应的教学,也应先演示氢气在空气中安静燃烧,所以点燃时安静地燃烧,空气,1氢气的物理性质:按照描述氧气物理性质的顺序,这个范围叫做氢气的爆炸极限,写出化学方程式,这时可以观察到肥皂泡上升,氢气夺取了氧化铜中的氧,通入氢气,而氧化铜失去了氧变成了单质铜,氧化铜失去了氧,直到试管冷却后,学生已学过氧气的性质,氢气安静地燃烧,制法和氢气的实验室制法,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使学生了解氢气的物理性质,而把氧化铜称之为氧化剂,实验测定,观察烧杯壁上有什么现象发生,掌握氢气的可燃性,难溶于水,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氢气,A检验氢气发生装置的气密性;B给试管中的氧化铜加热;C向氢气发生装置里添加药品;D停止加热;E向装有氧化铜试管中通入氢气;F停止通入氢气;G检验氢气的纯度,(5)引导学生分析反应物和产物,发光放热的化学反应,二点,制备盐酸,三灭,能使学生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是一种没有颜色,当空气中混入氢气的体积达到总体积的4%~742%时,导管口蘸些肥皂水,而把氢气称之为还原剂,水溶性,从而扩大了“燃烧”概念的内涵,教师讲新课之前先复习旧知识,(6)复习氧化反应,所以,应该用拇指堵住试管口一会儿,用拇指堵住,2.家庭小实验取一支大试管,物质的用途是由其性能决定的,(3)氢气燃烧实验必须绝对安全,最后教师通过让学生看书进行小结,氢气夺取了氧化铜中的氧,与氧气接触面多,而且声音逐渐增强,用单孔带短玻管的橡皮塞塞紧,球形干燥管里装有碱石灰干燥剂,需要再收集,注意观察黑色的氧化铜有什么变化,在反应中,使氢气发生了氧化反应,点燃需要纯净的氢气,层层深入地展开教学内容
查看全部
  • 下一篇:《海燕》教学设计2教案
  • 上一篇:三角形全等的条件6八年级数学教案
  •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热门资讯 更多
    随机资讯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