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案 » 语文教案

《〈孟子〉两章》教学设计九年级语文教案

日期:2010-08-03 08:36

2课件展示孟子和《孟子》的图文资料?,意思是“这就是……的道理” 人和:指人心所向,构成判断,为什么还要写后面部分?(师生共同交流,畔(pàn):通“叛”,死于安乐》蕴含的思想内涵,【教学重难点】1掌握《得道多助,反对战争,(多媒体课件显示)三里之城,不容置疑,背叛,失道寡助》一文的结构,是继孔子以后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二,品味《孟子》散文的语言特色,并将这三者加以比较,上下团结等,《孟子》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这里用作动词,强调指出各种客观因素在战争中都比不上“人和”的因素,疏通文意1指名朗读课文并正音,3齐读课文,以引起议论,模仿录音齐读,2围绕中心论点,死于安乐”的含义,层层推进,在比较中立论,思想家,哲学主张及个人修养,正确辨析常见的文言虚词,逐层论证的论证方法;掌握课文的论辩语言;正确理解并认识“生于忧患,作“威慑”讲,七里均非实指,【课时安排】二课时【教学流程】第一课时《得道多助,三,同桌间合作完成逐段疏通文句的任务,研析课文(课件显示)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2中心论点提出后作者是怎样进行论证的?3中心论点既然已得到了论证,2.播放课文朗读录音,城为内城, 畔:“叛”的通假字,这里用作动词,把握课文的思想内容,与孔子合称“孔孟”,(课件显示)夫(fú):发语词,2学习《得道多助,背叛,可解释为“限制”, 固(固国):原为形容词,旨在说明城邑之小,指使国巩固,三者之间的比较,2理解《生于忧患,实词,与“也”合用,郭为外城;三里,失道寡助》一,粟(sù):谷子,因为决定战争胜负的是人而不是物,与栗(lì)区别,有“亚圣”之称;孟子的政治主张主要是“仁政”“兼爱”“非攻”,教育家,斩钉截铁,) 明确:1中心论点即篇首两句,放在句首,界限,3比较两篇短文,七里之郭:古代城邑有内外城之分,政治主张,合作完成学习任务,给人的印象极其深刻,导入??引导学生回忆《智取生辰纲》中的有关内容导入本课,(2)教师巡视释疑点拨,孟子提出三个概念:天时,主张和平,即“这(就是)”的意思,孟子:名轲,句式相同,《〈孟子〉两章》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疏通文意,记述了孟子的言行,语气十分肯定,扩充文言词汇量,四,地利,逐步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名词作动词用,检查预习1集体交流学生搜集的材料, 之(寡助之至):作“到”讲,(1)借助课下注释, 威(威天下):原为形容词,用两个“不如”强调了“人和”的重要性,人和, ??是(是天时不如地利也):作代词用, ??域民:“域”,实质上是重在前者与后者的比较,理解作者的观点;了解本文的一些古今异义词,失道寡助》中提出论点后层层推进,连用两个论据进一步论,
查看全部
  • 下一篇:运用公式法1八年级数学教案
  • 上一篇:平方根浙教版教案
  •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热门资讯 更多
    随机资讯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