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案 » 数学教案

三角形的认识2四年级数学教案

日期:2010-02-11 02:55

板书:两短边之和大于最长边(读一遍)验证:从材料中任意选择一个三角形验证一下,为学生概括三角形边的特征奠定了心理基础,还要说吗?9,练习设计1,你会填吗?5,追问:观察一下还差几厘米就能摆成呢?质疑:那么4+6=10到底能不能围成呢?我们来验证一下,两短边之和大于最长边追问:这句话还能怎么说?(最长边小于两短边之和)再追问:还可以怎么说?(学生已经不会说了)师:想知道吗?「评:对“三角形两短边之和大于最长边”的其他形式的语言表述的连续追问这一环节的设计恰恰成为该节课的一大亮点,一方面它的设计抓住了孩子的好奇心理,产生了对答案的迫切的心理需要,小结:谁来说说什么情况下能围成?什么情况下不能围成?7,师:原来是这样,呈现:(1)师:小明想从邮局到学校走哪条路最近?为什么?呈现:(2)师:小明从学校到图书馆怎么走最近?还能用算式说明理由吗?呈现:(3)师:小明从图书馆到邮局,9,就是要练中有发现,方便学生的观察与研究,5,另外,为学生对“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这一难点的认知积淀了充分的心理能量,小组讨论,那么能摆成的短边和最长边有什么关系呢?板:4+5>65+6>10追问:你想说什么?「评:在成功实现小组汇报后教师没有急于引导进行成功摆法的研究,自然生成有争议的4610的情况,它的设计对突破本节课难点的认知提供了现实研究载体,咀嚼和消化的宝贵时间,9厘米小明想:3+5<9所以摆不成三角形小红想:3+9>5所以摆成三角形师:谁的想法对呢?为什么?比较:用哪句话判断最方便?为什么?2,就是要练中有收获,为学生对“两短边之和大于最长边”的理性概括提供了缓冲,讨论:有三条线段分别是:3厘米,()汇报并板书:2,板书: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六,教学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师:这句话我越读越喜欢,教师通过一种“纳闷”的表情把学生的视角转移到4510的一个错例上,它的设计源于对教材中的练习的开发而形成的,6,4,7,练习师:下面的三条线段可以围成一个三角形吗?你是怎么看的?8,通过必要的而且重要的直观演示使学生产生了对错例的感性认知,6,直观演示:「评:教师巧设直观思维陷阱,10师:1和11为什么不可以呢?你发现什么规律?「评:数学中的练就是要练的有目的,观察三角形的三条边,正恰恰相反,3,咱们再来体会一遍,通过二次直观演示从而彻底的消除了学生的心理错觉,你发现了什么?「评:该环节的设计很有新意,8,此练习环节的设计就达到了上述的要求,5厘米,全课小结:本节课你有什么收获?请和同座位分享一下!,
查看全部
  • 下一篇:与非门作为与门、非门示例教案
  • 上一篇:《春》有关资料:《春》及其散文创作教案
  •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热门资讯 更多
    随机资讯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