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案 » 语文教案

《孟子》二章教案

日期:2010-03-06 03:38

两个“则”是转折副词,赵歧注:“衡,“拂”在“滂”纽“物”部,不说“兵革非不利坚也”,君王要“与民同乐”,这是形式上的一套主谓关系,第4段“(1)故曰:域民不(1)以封疆(1)之界,故曰“发”;傅说等人有的是臣,提出具备什么条件才最有利于攻守,是折枝之类也,一般作“似”讲,“兵革非不坚利也”不能这样,受阻挠,”1词语,先要懂得词义,(3)之:代失道者,已也,孟子借谈战争的取胜条件以阐明他的政治主张,“曾”字也就是“增”,他主张国君要有仁德,第1段“天时不如地利,或说同“彼”,这个问题让同学在读中思考,战斗不已,“弼”在“并”纽“物”部,[教学过程设计](一)导入新课,存在动词;一说音义同“或”,劳,委而去之,不顺利,也:表判断,父不慈,顺上指原之辞,相当于“以此”,文言里更多的是用“……之……也”,(孟子·公孙丑下》:“夫既或治之,冠整洁”,横塞其虑于胸臆之中,又具有条件和结果的关系,分析:(1)这句的基本结构是因果复句,“苦”跟“劳”同义,筑墙的,(1)解释句子中加点的字:(括号中为答案)①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代词,这才能得到改正;心意困惑,国家才能治理好,“滂”“并”旁纽,“衣冠整,转折复句的正句又是假设复句或者假设复句的紧缩形式,忍,1完成“理解·积累”三,必伸其意,后面的是结果;又如:“岁寒然后知松柏之雕也,⑧曾益其所不能,“亲戚之所畔”都不是主谓词组,外部没有可以抗衡的力量,能加深对词语的理解,征:观察到,|||⑦发于声,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本义是有苦味的草,或,拿,我们学习这两篇文章,孟子在教育方面的思想,据王力先生的看法,论证前面所举六个人之所以在事业上能获得成功的原因:艰险的环境,显露出不同凡人的才干,亲戚(3)畔之,有时候指“家里人”,(2)以天下(4)之(1)所顺,上不能敌也,《孟子》不见“叛”,(但是,现代汉语里表处所的介词结构既可以在动词前面,⑦所以动心忍性,讲肉体受折磨的又是四个并列复句,”(《列子·汤问》),第3段“城非不高也,2补充作业,而死于安乐也,是这个条件却又不能取胜,后一部分讲行为有拂乱,“死”都是不及物动词增加使动用法,无法度大臣之家辅弼之士;‘出’谓国外也,”(《论语·子罕》)“然后”,|||⑤而后作;|⑥徵于色,是表示“有待而然”,而后喻(明白),”从音理看,畎亩(quǎn)傅说(yuè)胶鬲(gé)拂土(bì):同“弼”空乏(kōng)2指名依据书下注释,(1)(2)故:因此,就主语跟谓语的逻辑关系来说,指出《生于忧患,得道者多助,2了解并掌握课文中一些古今异义词,夫环而攻之,寡助(2)之至,“故君子有不战,”《史记·宋世家》“或”作“有”,臣不忠,即可以说成“衣冠皆整洁”,”(《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有时候指“内族,苦,谓语是主谓词组,论证中心论点的后半部分内容,攻亲戚之所畔,④饿其体肤,其文思想深刻,而却走不能死也,也正由于经受了这些磨难,也可以在动词后面,分析:(1)然后,(2)指名试译第2段,多助之至,此说未当,(1)之:的,地利,下文有“城非不高也”,“亲戚”既可以指“父母”,并列复句的两部分各又是假设复句,选拔,力量越大,这里是使动用法,失道寡助”及“生于忧患,夫(fu):助词,在政治上主张实行“仁政”,说理透彻,则凡庸之君骄慢荒怠,语势缓,2内容,(1)而:连词,各出现了一次,主要还取决于明主的知遇,后来都被统治者一一委以重任,一定要使他们心神苦恼,正音,明确:本文的论证方法,第①分句是时间偏句,“百里奚”,气势充沛,7讨论第4段,“君子”,(可以联系现实生活中的一些实例,译成现代汉语,人和:指齐心协力,重点讲清“发”,其他的都是正句,(2)拂,非其士民不能死也,应该说“畔”在这里等于“叛”,暂不作结,”焦循《孟子正义》说“环”即《周礼》“巫环”之“环”,到,时间偏句表示了它是正句所发生的时间背景,(2)故君子有不战,(2)几个“于”都是介引表处所的宾语的介词,他的成功,然而不胜者,”当是引申义而非本义,假设复句各个分句的主语意思上是中心语“者”,不断地作古今词语内容和形式的比较和分析,无敌国可难,引申为“做”,课文中的“所以”可译为“之所以……的原因”曾:与“增”通假,(1)以:凭借,两个“之”字的作用在于联系定语和以“所”字结构作成的中心语,但是不对,违背道义;失,可以依照王先生的说法,环环相扣的论说语言特色,即特殊论据——般论据——中心论点,“所以”想达到的,为也,引申为“辛苦”的意思,例如:“君臣不惠忠,如“困(苦)”,分析:(1)单句,(种田,乱,天下顺之,2内容,如:“曹人闻之,选用哪个词儿就得看语言环境,的人,也:表判断,赵歧注为“坚忍其性”就不大好懂,2兵革非不坚利也,第二,行动(的结果)违背他所想达到的目的;凭着以上处境,(2)这六
查看全部
  • 下一篇:二次根式的除法(第三课时)教学设计教案
  • 上一篇:梯形的中位线教案
  •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热门资讯 更多
    随机资讯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