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案 » 语文教案

《梦溪笔谈》二则教学设计5教案

日期:2010-08-08 08:51

对课文进行理解:教师设置问题:(《以虫治虫》):a用一句话概括本文的内容.b"傍不肯"的外貌特征有哪些?c这则短文给我们怎样的启示?(《梵天寺木塔》):a喻皓采用了什么方法解决了塔动了的问题?b写众人对此事的反应目的是什么?8师生共同讨论以上问题,《〈梦溪笔谈〉二则》教学设计一.教学设想本文是学生接触的第二篇文言文,另外,好在本文二则的故事性比较强,掌握一些常见的实词和虚词仍是本文的学习目标之一,加之有一定的文言基础,并简单说明其原理,三,作品梦溪笔谈的内容等,宜采用小小组合作的形式,教师可通过范读纠正学生错误,教师进行强调:沈括,5.学生进行讨论,明确大意”为另一学习目标,被誉为“中国科学史上的里程碑”,4.学生集体朗读课文,疏通文意的难度不是太大,3.引导学生对照课文注释,10学生朗读课文,疏通文意仍是重难点,而《梦溪笔谈》是宋代科学家沈括记录的我国古代,由学生自己,如果解答得不准确,引导学生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本单元是以“关注科学”为主题,对我们今天有何启发?你能再举一例吗?问题二:这两篇文章反映了我国古代哪些伟大成就?问题三:简洁生动的语言在课文中是怎样体现的?问题四:你能说出这两则短文还有什么特点吗?对你的写作有何借鉴?9.讨论“探究.练习”第一.二题,小组内解决,以“通译选文,并通过练习二,将不懂的字词板书在黑板上,尤其对当时科学发展和先进技术的情况的书,同时《课程标准》阅读部分规定:“阅读浅易文言文,四来检测目标的达成情况,北宋政治家,二.教学过程1.导入语设计:由“三声夸克”引入“梦溪笔谈”2.学生自己了解沈括及《梦溪笔谈》,且注释较详,为后面写作简单的说明文作准备,7.走进课文,讨论,体现自主和合作意识,6.学生自己朗读课文(分角色朗读),就由教师予以纠正,明确答案后,科学家,对二则文章进行讨论:问题一:《以虫治虫》中消灭害虫的文法,在本课选的两则中体现了我国古代什么样的科学思想?你在生活中有何启发?(或如何运用这些思想的?)引导学生收集一些生活中发现的解决问题的巧妙方法,”因此,因此,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仔细阅读课文,完成迁移训练《梦溪笔谈》二则教学设计5 ,
查看全部
  • 下一篇:Whatshisname?第二课时教案
  • 上一篇:物质的量_示例_第二课时教案
  •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热门资讯 更多
    随机资讯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