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案 » 语文教案

伶官传序教案

日期:2010-09-11 09:06

D,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板书设计:(投影片二)时间事件道理盛衰之理盛(得)908年接受三矢,词类活用2,虽曰天命,亡身,作者运用了什么写法?明确:对比的论证方法,函组告,纳,3,(十一)学生齐读第四段,七,课文第三段,课下注释中还有三处时间912年,后唐亡,背诵第三段,学生质疑,岂非人事哉?或答“忧劳……”问:找学生翻译此句,前一句是反问句,他著有两部史书,简介作者:欧阳修,译为“用木匣子装……”926年,有何作用?明确:目的是说他的成功与其不断的努力分不开,而智勇多困于所溺,李克用谪亲子孙全被诛杀,本文的论点是什么:用课文的原话回答,2,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A掌握实词:原,多义词:与,着重体味语气,明确:“盛”——“忧劳可以兴国”“衰”——“逸豫可以亡身”,请同学们判断一下本文的体裁?本文是一篇史论,有散句,忧劳可以兴国,下面我们就来欣赏品味一下这篇文章,本段文字句式上有问句,郭从谦等人乱政误国的史实,忽微,(3分钟)要求:找出不理解的词语,句子,第四段进一步论证了论点,同样会导致身死国灭的下场,逸豫,启发人们通过历史看到现实,王安石,学法:学生学会积累,盛以锦囊,强调“兴”“亡”使动用法,”对本文给予了极高的评价,一部是与人合编的《新唐书》,本文的语言最突出的特色是抑扬顿挫的笔法,苏轼,课时:一课时,(二)思考,此句为对句,尔其无忘乃父之志”,B,一个是燕,教学重点:1,又用了正反对比,掌握词类活用的相关知识,(六)课文是如何表现他的“忧劳”的呢?明确:“其后用兵则遗从事以一少牢告庙,艺人,意思与字面相反,二,乐工作了官,有叹句,问句读上扬调,本文就是基于这样的史实而写的序,课堂练习:投影仪,思考本文体裁,其,B读这两个句子,范读课文,重点句是哪句呢?第二句,总结:全文围绕“盛衰之理,《伶官传序》,读出语气,用三支箭激励自己,今天我们学习欧阳修的作品,(九)由这一极盛到极衰,请同学们用课文中的话概括,使朝政日坏,在李存勖身上发生了什么事,负而前驱,受三矢,5,宠爱伶人,欧阳修不但是文学家,怎样改好?如:《兴亡论》等,建立后唐,”A,“本”字义,何其,四,一个是梁,926年,及凯旋而纳之”,论据,(边讲边译,或请学习较好的学生帮助答疑,明确:第三段的前两个大句子,参看注释,2,“与尔三矢,而失天下只有三年,忘记忧劳兴的治理,庄宗喜好音乐戏曲,写庄宗如何失天下的内容,回答,并翻译,叹句读下降调,他还是一位史学家,逸豫可以亡身的道理,923年,讲析课文,品语言并读课文,“函梁君臣之首”,(三)由课文的第一自然段可以推知本文将运用什么论证方法?作者立论的依据是什么?明确:例证法“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易,而皆自于人欤?”此句话是什么意思?翻译,岂独伶人哉?”翻译,”(五)师:庄宗得天下用了十几年的时间,推想一下作者接下来应该写什么内宾呢?明确:写庄宗如何得天下,“系燕父子以组,伶官郭从谦带人围困庄宗并将他乱箭射死,句式工整,明确:盛衰之理,释题:师:伶,灭燕,封许多伶人做了官,虽曰天命,表明其复报的决心和意志,912年,A问:为什么每次出师征战都要“负而前驱”,以史证论,下面我们就来看看作者是如果写的,F,如果也从史论的角度给本文命题,从内容上看前一个大句子写的是“盛”后一个大句子写的是“衰”,C,教学难点:对名句的理解教学方法:启发式与讨论式相结合,那么这里突出强调了“人事”的作用,请其矢,伶官,三支箭分别代表他的三个仇敌,名词活用作动词,读起来就有了抑扬顿挫的效果,为,在这几年里,作威作福,抑,五,后发生暴乱,强调:写史论一般都要使用例证法,6,A找出课文中运用对比进行论证的部分,夜呼,虚词:于,可以知之矣,告诫北宋统治者不要忘记历史教训,简介背景:五代史(放入文中介绍),一个是契丹,B师问:这段记叙写得较细,一赞一叹,《六国论》《过秦论》是从史论的角度命题的,归,体会一扬一抑的写法,意为“不是得之难而失之易”,讲析课文:(一)通过刚才的阅读,都是由于人事呢?”回应论点,清代文学家沈德潜认为本文“抑扬顿挫,如果小看“忽微”,苏洵,今天我们学习《新五代史》中《伶官传》,师答疑,如果我们不看下文,作者认为庄宗的“盛”是由于什么原因,有短句,读之有节奏感,文是从序文的角度命题的,用现代汉语概括这一句话,乃,八,拓展练习教学内容及步骤:一,有骈句,有长句,六,概括:庄宗李存勖得天下和失天下的事例,4,重点第三段,(八)这一极盛到极衰,B,德育目标:盛衰成败在于人事,强调能使人逸豫亡身的不仅限于溺爱伶人,结尾一句,函梁,沉溺于声色犬马的逸乐之中,”923年,“衰”又是由于什么原因呢?用课文中的话来回答,意为“还是说推究他成功与失败的事迹,而智勇多困于所溺,继父遗命,岂非人事哉?”这一句来谈,东出,《五代史》中第一篇文字,乐工,恨,得《
查看全部
  • 下一篇:初一英语unit25新人教版教案
  • 上一篇: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起和发展教案
  •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热门资讯 更多
    随机资讯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