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案 » 语文教案

寡人之于国也教案

日期:2010-09-07 09:43

孟子被尊为“亚圣”,五,前一课我们学习了孔子的“文德服人”的治国原则,德育的目标要求)1,孔子孙子子思的再传弟子,教学导入:同学们,或A或百步而后止有的人B天之行,管帅中学教学案第章(课)节1课时备课时间2003年11月16日课题寡人之于国也课型新授课教材分析(教材重点,答:“鼓”是名词用作动词,字子舆,朗读课文,学生自读预习:1,与孔孟合称“孔孟”,双基分析)教学重点:1,2,能以旧推新,无意义(另有一种解释:“这样”,二,君轻,何苦而不平E牺牲玉帛,分析解读二三段,难点,指导学生自读预习:(指导学生自主完成,析常见文言句式的特点,)一,君轻,儒家大师,1“填然鼓之”中“鼓”是什么用法?我们曾在哪一篇文章中学过这种用法?孝悌(ti)饿莩(piao)2,《曹刿论战》中“一鼓作气”用法与此相同,气势充沛的论辩方法,讨论答疑2,了解一下孟子的“仁政”思想,看看孟子对儒家思想做了哪些发展,翻译课文2,残暴不幸,何患无词C樊哙覆其盾于地,注意断句,民贵,与孔孟合称“孔孟”,对课文第三部分阐述实行“王道”的七种措施的正确理解,学习孟子善用比喻说理,教师加以指点学生自主翻译前三段,学生自主翻译前三段,孟子的主要主张是:仁政,解决办法:1,3,孟子的主要主张是:仁政,分析课文第一段:答:“之”是助词,孟子被尊为“亚圣”,四,弗敢加也4梁惠王是怎样治理国家的?师小结:本段写梁惠王把自己的治国之道与“邻国之政”进行比较,五,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②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③斯天下之民至焉三,加彘肩上D而山不加增,亦通);于”是对于的意思,自读正音:数罟(gu)洿池(wu)鱼鳖(bie)河豚(tun)狗彘(zhi)庠序(xiang)三,教学目的(知识能力,①上如知此,3,学习常见文言实词和虚词的用法,2解释下列词语在句中的意思,布置作业:朗读并背诵前三段,或日或雨有时C莫之或止表示不定D云霞明灭或可睹或许直A直不百步耳只不过B中通外直,学生自学质疑,庄稼收成不好不吉利的事凶恶,今天,加,民贵,板书设计:寡人之于国也《孟子》孟子有关常识:《孟子》是一部记录孟轲思想及其言行的书,我们继续学习孟子的《寡人之于国也》一文,了解了儒家的“仁爱”思想,敲鼓,学生进行《孟子》介绍:孟轲(约前372~前289)战国时期邹人,加强语气,体会孟子的仁政思想在当时的时代意义,二,重点文言词语:凶,对孟子及《孟子》一书的了解,或,分析解读二三段,说明自己的治国措施和“邻国之政”并无本质区别,分析课文第一段:1“寡人之于国也”中“之”和“于”是什么用法?2“尽心焉耳矣”中“焉耳矣”是什么用法?3理解下列词语在句中的意思和用法,《孟子》是一部记录孟轲思想及其言行的书,答:“焉耳矣”三个语气助词连用,四,教学难点:孟子“仁政”思想具有的时代意义,请生解析:答:因为梁惠王喜欢打仗——“好战”,孔子被尊为“圣人”,六,这部分实际上是孟子“仁政”内容的具体化,落实相关文言虚实词,不蔓不枝与“曲”相对C理直气壮正确D系向牛头充炭直同“值”E直上载公子上座径直3孟子为什么要以打仗来说明治国之道?师小结:这两段写孟子以打仗为例引导梁惠王认识自己治国政策的错误,名轲,教具多媒体教学方法自学讨论答疑教师诱导讲析用时10分钟学生思考活动练习用时30分钟教师诱导讲析学生思考活动练习一,孔子被尊为“圣人”,多指丧事杀人的人更加施加放上增加夸大答:采用移民移粟的措施,①凶A河内凶B凶多吉少C汉初匈奴凶黠D甫闻凶讯E缉拿元凶②加A邻国之民不加少B欲加之罪,直[1]寡人之于国也 ,
查看全部
  • 下一篇:梦游天姥吟留别高二语文教案
  • 上一篇:《孔雀东南飞》教案
  •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热门资讯 更多
    随机资讯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