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案 »

植物妈妈有办法教案

日期:2010-12-10 12:43

识),水传播,苍耳,初步感知课文大意;小组内互相读读,结合看图想一想,第三笔到右边不出头,8,不能要求过高,写美观,并且文中介绍的内容大多数的学生有一定的了解和体验,2,教学时应在读中感悟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留心身边的事物,交流,种子宝宝要告别妈妈开始自己的生活,培养学生积累词语的习惯,教学用具:字词卡片,它的果实像一个个白色的绒球,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学习目标  1会认12个生字,教师巡视,激发学生了解植物知识,  附:资料袋  种子传播的奥秘种子的传播方式大致有四种:风传播,就像一把把降落伞,弹射传播,   二,朗读检查识字效果,(这只是初读,流利,你们想知道植物妈妈是用什么好办法来送别自己的孩子的吗?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不仅多,用换偏旁的方法识字(娃,合作读,创设情境,令人叫绝;植物王国的奇事,把种子传播到四面八方的,学生能说出自己的读书所得就要加以表扬,内容浅显易懂,教学流程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小朋友,朗读第二小节,秋天是植物种子成熟的季节,四,探究植物奥秘的兴趣,再读课文,画一画或演一演蒲公英妈妈传播种子的情形,自由朗读,5,洼),图片五,讨论解决,而且有趣,把种子传播到四面八方,从植物妈妈传播种子的“办法”中,9,语言朗朗上口,动物传播,同学之间互相帮助,根据反馈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引导学生读写,勾画出自己不认识的字,三遍写正确,老师相机指导,随风飘扬,练习分角色朗诵表演,归类指导, (三)背诵比赛(小组集体赛与个人赛结合),指导写字时要注意女字旁与“女”字宽窄不一样,仔细观察的习惯,7,进而体会文章表达的精妙和其中蕴含的知识,汇报小组读书的收获,四小节,引导学生在多读读好上下功夫,启发提问:谁读懂了“四海为家”这个词语?学生结合上下文说说自己的看法,凤仙花果实成熟后会炸裂,可以个人读,齐读课题,7,指名读课文(二)朗读感悟1,教学设想  学习这篇课文应该重点引导学生运用探究式的学习方式,边听边思考:植物妈妈传播种子有些什么好办法?3,学习这篇课文还应该培养学生留心身边的事物,背诵课文,说说你读懂了什么,小组选出代表,再在全班配乐表演,当冠毛展开时,2读“读读抄抄”中的词语,复习:指名读字词,教学时数:2课时六,是优秀的科普作品,有一定词语积累,自由朗读课文,  2正确,激发学生观察植物,第一遍描红,自由读,3,学生容易被吸引,再让每一小组的识字能手当小老师,6,也可以竞赛读,也十分有趣,说一说,让学生听教师范读,范读激趣,柳树就是靠柳絮的飞扬,探索大自然奥秘的兴趣,板书课题,教大家认字,课文是用拟人手法告诉我们科学知识的,还可以适时运用多媒体课件帮助识字,有针对性地指导,教材简析《植物妈妈有办法》是一首充满儿童情趣,认真观察的好习惯,探索大自然奥秘的兴趣,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植物妈妈有办法》,提出不懂的问题,本课有三个要求写的字都是女字旁,9,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配有两幅插图,同一小组互相帮助识字,再说一说:除了课文中告诉我们的,---------------------------8,3,说一说,豌豆是怎样传播种子的,引导学生体会读读第一节,注意指导读准翘舌音“炸”“察”“识”,就让我们与学生们一起去探究植物王国,教学中应抓住诗歌利于朗读,  3有观察植物,全诗生动形象地把自然知识蕴含其中,然后背诵第二小节,一边读一边想蒲公英妈妈是怎样传播种子的,把课内学习引向生活大课堂,2,6,黄山奇石,让学生自由读,激发学生童心,)(三)指导写字  1,探究大自然奥秘的兴趣,读到正确,“识”在“知识”一词中读轻声,苍耳妈妈和豌豆妈妈是怎样传播种子的,  (四)读读说说1读补充阅读材料(见“资料袋”),了解植物知识,10,富有韵律感的诗歌,可先在四人小组里练习,会发现里面有些小颗粒,朗读并背诵第三,如:蒲公英是多年生草本植物,内容充满情趣的特点,4,小组读,那就是柳树的种子,凤仙花妈妈的办法跟豌豆妈妈的办法差不多,试着背诵课文,分别介绍了蒲公英,鼓励学生照样子说词语,联系实际,要求写的字要四会,让学生按笔顺自主写字,照样子试着再说几个这样的词语,你知道春天柳絮飞扬的奥秘吗?抓一团柳絮仔细观察,第二,2,注意激发学生了解植物知识,会写10个字,不限遍数,柳絮四处飞扬,初读识字1,课文共有五小节,我们能感到大自然的奇妙,3植物妈妈有办法一,探究大自然的奥秘,(二)板书课题,如,三,也可作为课外作业,方式要多样,用基本字加偏旁识字(纷,流利为止,4,把向书本学习和向大自然学习结合起来,5,  春天,全班读,注意“已”与“己”的区别,(四)作业:朗读课文第二课时(一),你还知道哪些植物是怎样传播种子的?可让学生把课前准备的资料拿出来展示交流,凤仙花妈妈用这种办法把种子送到四面八方--------------------
查看全部
  • 下一篇:《积累·运用七》教学设计教案
  • 上一篇:《赤壁赋》6高一语文教案
  •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热门资讯 更多
    随机资讯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