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案 »

寓言两则(守株待兔掩耳盗铃)教案

日期:2010-04-01 04:04

  ④思考题目“守株待兔”的意思,小组讨论,明确学习目标  投影出示学习目标:  1.通过自学,)  二,注意朗读时要把盗铃人自作聪明的愚蠢表现出来,同学们很喜欢,纠正读音,  ②这句话里用了一个关联词语,对所学内容做到心中有数,用自己的话说说成语“掩耳盗铃”的意思,是哪个关联词语?“掩住”是什么意思?这句话还可以怎么说?(如果把耳朵捂住,学生讨论后自由发言,整体感知全文  1.提出自学要求,解题  1.以前我们学过哪些寓言?  2.“寓言二则”的“则”是什么意思?寓言有什么特点?(用一个短小的故事说明一个道理或讽刺某种人,题目的意思是说:守在树桩旁等待,伸手去偷铃铛的人是怎么想的?他的想法对吗?为什么?学生在书上勾出写偷铃人怎么想的句子读一读,  (2)把本课的生字,  (2)指名试读课文,谁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个成语的意思?  3.在日常生活中有没有类似的现象发生过?你是怎么做的?以后应怎么做?  六,总结扩展  1.投影出示思考题:  (1)掩耳盗铃的人愚蠢可笑在什么地方?  (2)你应该从他身上吸取什么教训?  (3)这则寓言告诉人们一个什么道理?  学生分组讨论后,他只是“自作聪明”,寓:寄托,失意,第二课时  -,  3.理解寓言故事的内容,“一头撞到”,  3,由学生自己订本节课学习目标,要主动地努力去做,不必专门等这件事再发生,新词,  (3)再读课文,勾出不明白的词语,  (4)那个人明明知道用手碰铃铛的后果,  3.重点理解第二自然段,  2.同桌总结,)能读出这个意思来吗?(学生试读)他为什么这样乐滋滋的?(“没花一点儿力气”,  ①投影出示课后思考练习第一题第(1)小题:掩住自己的耳朵,而是想出了一个办法,---------------------------  3.总结扩展,响声就听不见了,言:讲道理,“盗”是什么意思?“掩耳盗铃”是什么意思?(捂住自己的耳朵偷铃铛,  (1)读带生字的词语卡片,盼望,布置作业  1.熟记生字词,)  (7)指导朗读,怎样做?  (事情完全偶然,  ①指名读第二自然段,  (3)指名用“只要……就”口头造句,树桩,待:等待,  2.学生自学,理解课文内容  1.第一二自然段,掌握“掩耳盗铃”这则寓言中的生字,生动形象地描绘,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有没有类似“掩耳盗铃”的事?联系学习,  2.用“只要……就……”造句,  二,动画片理解故事内容,布置自学,结果怎样?(学生回答后教师板书:还这么做刚……就……课文中的插图所描绘的就是这个结果,理解课文内容  1.自由读课文,“自捡”)他还会想什么?(启发想象)能读出这个种田人此时的心情吗?(试读)  2.第三自然段,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一,教师板书:掩耳盗铃,让学生看《守株待兔》动画片,  (让学生知道本节课的学习目标,谁知道“掩耳盗铃”中的“掩”,  五,“待”二字带拼音)  “株”指什么?“待”又指什么?这则寓言又告诉我们什么道理?老师相信同学们通过自己的学习能解决这些问题,课堂自学,(3)借助媒体,把“掩耳盗铃”这则寓言讲给家长听,  六,  (4)熟练地读课文,能正确读写“掩耳盗铃,注意读出自作聪明的语气,)  三,  ②指读课文,)  3.这节课我们来学习“掩耳盗铃”这则寓言,守株待兔,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  ③那个人用手捂住自己的耳朵,他就听不见铃声了,教案示例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的13个生字,多读几遍,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四,  附:板书设计教案点评:  教学分四个步骤:(1)谈话导入,谁能说一说这则寓言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学生说)能把课文背下来吗?(指名背)  这节课我们学习第二则寓言《守株待兔》,)  三,)  (6)那个人一开始就“明明知道”盗铃的后果,揭示课题,熟记本课生字所组成的新词,指名说出图意,  ③在不懂的字词或句子后面做上记号,于是就按这个想法去做了,理解兔子撞桩而死完全是偶然的,指导理解题意,要有正确的处事态度:做事要老老实实;做错事要及时改正,如果你看见了,他的做法在别人看来是“十分愚蠢”的,该做什么事做什么事,希望得到意外的收获,  2.结合插图,他不但没有就此打消偷铃的念头,“株”,抄写《守株待兔》最后一个自然段,课堂自学,  (1)过渡:那只兔子是怎样死的?  (抓住“不知怎么的”,)  3.激发学生情趣,“等着”,揭示寓意,可事实证明,确立学习目标  (或出示上节课学习目标投影,背诵两则寓言,  ②勾出生字词,探究活动  学生自由组合,成功要靠诚实的劳动,锄头”,十分愚蠢)(关键在于他捂住了自己的耳朵,)  (2)这个人是怎么做的?(“整天坐在”,  (1)“明明知道”是什么意思?偷铃人明明知道什么?学生回答后,会怎样劝他?  3.事情的结果是
查看全部
  • 下一篇:特殊的葬礼教学示例教案
  • 上一篇:《窦娥冤》新教案
  •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热门资讯 更多
    随机资讯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