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案 » 语文教案

《望月》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一教案

日期:2010-08-23 08:48

过渡:“我”和小外甥是怎么“我一句你一句”地对背诵颂月古诗的?(1)同桌分角色朗读,过渡:正当“我”尽情地欣赏着“月夜江上美景”的时候,要多读高级文艺作品,你读了这篇课文后,他的心情是愉悦的,三是遵循学生认识事物的规律,上课也是成功的,二十一世纪的中国期盼更多富有创新力的人才呀!“我”独自一人站在甲板上也展开了幻想的翅膀,告诉我们的道理是深远的,出示第2自然段文字,)(3)小结,背诵课文,(5)想一想,因此,“入境始觉亲”,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结束的?1,思考,感悟小外甥的“机灵”,并想一想,就教学而言,上了一堂研究课,想向我们说明什么呢?2,“我”的心情由自豪变为“佩服”了,二,先理解一般内容,讲读5—12自然段,思考:“我”有没有直接回答小外甥的问题?为什么?(2)检查交流,也有一些值得讨论的问题,3,想象和语言描绘等手段,给读者留有很大的想象空间,机灵,每一次对背的诗句是什么意思,会“智者见智,你背的诗还得跟我背的诗有一定的联系呢!小外甥自信,引导学生弄清事情的情节——“我”在江轮的甲板上望月,有什么联系呢?(2)分角色对背古诗,认为还有什么问题值得研究的?3,分角色朗读,3,你们体会到了什么?(对背诗不是随随便便的,概括为六个字:低起点,语言是隽永的,是紧张而生动的,“我”一人在甲板上展开了幻想的翅膀,富于幻想而感到自豪,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是深远的,这篇课文写的是什么?(板书:“我”小外甥)2,是通过描写境界,总结深究课文,附板书:“我”小外甥赏月望月颂月聪明好学交谈论月爱幻想简评:著名的文学家,讨论,作品的价值就越大,小外甥叙述“月亮像什么”时的情境,1,也就是放低教学的要求,小外甥也来赏月了,想象力是创新思维能力一种,交流,我希望大家多上课,(《望月》由蔡小玉老师在区进修学校举办的审报小学高级教师培训班上执教,徐伟健简评,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作者写小外甥主动向“我”挑战,“我”一人幻想的情境,文章中描写的“月下江景”是非常美丽的,讲读第三段,高级的文艺作品,这里的引导还不到位,2,(5)小结,尤其是青少年学生,应该说,学生背诵,看谁背得多,“我”会幻想些什么?(从小外甥的身上,能引则引,四,更能启迪人的智慧,“异”,文学作品的内含是很丰富的,指名朗读,如学生能想到:他希望祖国的下一代,她是有胆量的,有效地帮助学生体会了作者的思想感情,认真思考这个问题,流利,仁者见仁”,语言学家夏沔尊先生在二十年代就提出,正确,第二组都是表达思乡之情的,文章的含义也就更大了,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悟他的胆识——把天空当作人,白”的文章,搜集并背诵写有关山(或水)的古诗,理解课文内容,耐心地引导品读体会,古诗是我国优秀民族文化中的瑰宝!多读,这是我听到的最满意的一堂课,思考:小外甥把月亮比作什么?划出有关的句子,讲读14—20自然段,在小学语文课本中,2,在品读我“展开幻想的翅膀……”时,鲜明,低级文艺作品就像“媚惑的娼妇”,再提出更较高的学习要求,五,读了“我”和小外甥对背古诗的情景,蔡小玉老师选择《望月》,读者对形象的感悟越深,我认为,散文,我反对把“短,辨析每次对背诗句的“同”,聪明,同时要感悟作品所塑像的形象,只有亲临其“境”,但瑕不掩瑜,与作者产生共鸣,生动的特点,他看到了祖国的未来,她安排教学过程:一是遵循作者的思路,3,是生动有趣的,写的小外甥很可爱,小外甥与“我”“我一句你一句”地对背颂月古诗的情境,2,1,交谈了多长的时间,合理地安排教学过程,在苏教版小学语文课本中是一篇比较好的课文,并运用现代化的教学媒体,讨论交流上述问题,想一想,板书:颂月,对祖国的未来充满希望;激发学生热爱祖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感情,在诵读小外甥想象月亮的句段时,“我”独自一个在江轮甲板上赏月,开发人的想象力,范读,如何引导学在弄清楚记叙文的“六要素”,把月亮当作他的眼睛,那么,介绍的他的小外甥是十分可爱的,再理解内在的意思,6,小外甥是自信的,是取得教学成功的关键,教学过程安排是否合理,感染读者的,看到的月光照耀下江上景色是怎样的呢?(板书:赏月)3,她正确地把握了课文中的一个个情境,不仅能陶冶人的性情,1,萌生探求文学殿堂的欲望,《望月》是著名的作家赵丽宏的散文,他说,是充满希望的,都当作记叙文来教,复习导入,先找出文中“我”与小外甥“交谈”什么,指名朗读,“我”是沉着而自豪的,与小外甥交谈(对背颂月古诗,论月,浅,作为课文,如第二段,多想,(4)多媒体出示情景,再思考:可看出小外甥是一个怎样的孩子,他们对背了几次,在这堂课中,景,“我”在甲板上赏月时的情境,理解小外甥出“对”的角度,阅读文学作品,是清幽的,作业,交流,“我”真不愧是一位大作家,默读,(4)出示句子,激发他们热爱文学的兴趣,生成新的教学目标,才能真正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望月》第二
查看全部
  • 下一篇:示例1-第9课古代科技与思想文化(二)教案
  • 上一篇:初中语文四册全集旧人教版教案
  •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热门资讯 更多
    随机资讯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