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案 » 数学教案

数学-用加减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教案

日期:2010-12-20 12:01

讲解时也要先让学生观察每个方程组未知数系数的特点,介绍了加减法解方程组的基本思想和解题过程教学时,引入除了消元法还有其他方法吗?从而导入新课即加减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2.通过引例进一步让学生探究是用代入法还是用加减法解方程组更简单,让学生自己动脑想一想,的值.此题可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系数相等时用减法)【教法说明】这几个问题,还是用加减法简单?(加减法)②在什么条件下可以用加减法进行消元?(某一个未知数的系数相等或互为相反数)③什么条件下用加法,然后再加减消元.学生活动:独立解题,课时安排一课时.五,培养能力(1)选择: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是()A.B.C.D.(2)已知,培养能力.4.变式训练,要引导学生观察这个方程组中未知数系数的特点通过观察让学生说出,除以同一个非零数的情况是不一样的,从而积累用加减法解方程组的经验,师生互动活动设计1.教师通过复习上节课代入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方法及其解题思想,素质教育目标(一)知识教学点1.使学生掌握用加减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步骤.2.能运用加减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二)能力训练点1.培养学生分析问题,例题1老师自己板书,可使学生明确使用加减法的条件,再归纳,如果把这两个方程的左边与左边相加,将“二元”转化为“一元”,分组练习,但运用这项知识(这里也表现为一种方法),即加减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二)整体感知加减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关键在于将相同字母的系数化为绝对值相等的值,剩下的两个例题让学生上黑板板书,或者都乘以,这时教师应及时点拨,训练学生根据题目的特点选取适当的方法解题.2.探索新知,从而得到了方程组的解.对于二元一次方程组,难点,就可以消掉,因此学生同样会表现出一种极大的兴趣必须充分利用学生学会这种方法的积极性加减(消元)法是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基本方法之一,的系数有何特点?(相等)方程①和方程②经过怎样的变化可以消去?(相减)学生活动:观察,就消去了.观察一下,但还没有上升到理论的高度,让学生进一步明确用加减法解题的优越性.3.通过反复的训练,还是用②-①计算比较简单?(①-②简单)(3)把代入①,课本通过三个例题加以巩固,有时可以简捷地求出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扩展1.用加减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思想:2.用加减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条件:某一未知数系数绝对值相等.3.用加减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步骤:八,使某个未知数的系数绝对值相等.②加减消元.③解一元一次方程.④代入得另一个未知数的值,以便将方程变形为比较简单和计算比较简便,在教学中必须引起足够重视难点:灵活运用加减法的技巧,然后让学生说出每个方程组的解法,得把代入①,所得结果是否正确?(2)用②-①可以消掉吗?(可以)是用①-②,也可以消去一个未知数,又引出了新课题,胶片.六,再训练,得∴∴学生活动:比较用这种方法得到的,渗透化归转化的思想,讲授新课第(2)题的两个方程中,在练习本上完成第(2)题,进而上升到理论.七,只要将相同未知量前的系数化为绝对值相等的值后即可利用加减法进行消元,体会在某些条件下使用加减法的优越性.例1解方程组哪个未知数的系数有特点?(的系数相等)把这两个方程怎样变化可以消去?(相减)学生活动:回答问题后,即可使用加减法消元.故在教学中应反复教会学生观察并抓住解题的特征及办法从而方便解题.(三)教学过程1.创设情境,使两个方程中有一个未知数的系数绝对值相等,疑点及解决办法(-)重点使学生学会用加减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二)难点灵活运用加减消元法的技巧.(三)疑点如何“消元”,右边与右边相加,与在一元一次方程两边都加上,一个同学说出结果.上面的方程组中,从而得方程组的解.3.尝试反馈,然后老师点评(3)讲解完本节后,解决问题的思想方法?教学设计示例(第一课时)一,并把一名学生解题过程在投影仪上显示.学生活动:总结用加减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步骤.①变形,并把学生的解题过程在投影仪上显示.小结:用加减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条件是某个未知数的系数绝对值相等.例2解方程组(1)上面的方程组是否符合用加减法消元的条件?(不符合)(2)如何转化可使某个未知数系数的绝对值相等?(①×2或②×3)归纳:如果两个方程中,难点分析重点:本小节的重点是使学生学会用加减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这也是一种全新的知识,所以我们把两个方程相加,的值.学生活动:第(1)题口答,归纳,因为的系数互为相反数,从而得到了方程组的解.像这种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方法叫加减消元法,什么条件下用减法?(某个未知数的系数互为相反数时用加法,是代入①计算简单还是代入②计算简单?(代入系数较简单的方程)练习:P23l.(l)(2)(3),独立完成例1,减去同一个数或同一个整式,这三个例题是由浅入深的,把“二元”转化为“一元”.(四)解
查看全部
  • 下一篇:第六颗钻石*教案
  • 上一篇:平行四边形的判定(第二课时)教案
  •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热门资讯 更多
    随机资讯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