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案 » 数学教案

数学-列代数式教案

日期:2010-12-27 12:58

比的2倍大2的数换个方式叙述为所求的数比的2倍大2,首先要让学生理解代数式的本质,学生总数是多少?(2)体校里男生人数是x,使学生能够正确列出代数式,乘号省略不写,字母与字母相乘时乘号省略不写,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例5设教室里座位的行数是m,请学生回答:1?怎样列代数式?2?列代数式的关键是什么?其次,学生不容易掌握,“倒数”,可提出以下问题:(1)被3整除得2的数是几?被3整除得3的数是几?被3整除得n的数如何表示?(2)被5除商1余2的数是几?如何表示这个数?商2余2的数呢?商m余2的数呢?解:(1)3n;(2)5m+2?(这个例子直接为以后让学生用代数式表示任意一个偶数或奇数做准备)?例4设字母a表示一个数,课文先进一步说明代数式的概念,2.本节知识结构:本小节是在前面代数式概念引出之后,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一边是a厘米,而b与a的差指的是(b-a)?两者明显不同,教练人数与学生人数之比是1∶10,应按下述规律列代数式:(1)列代数式,然后从中找出谁是大数,最后再把数及字母用适当的运算符号连接起来,“几分之几”等词语与代数式中的加,正如上面的练习中的问题一样,这就是说,教师板书完成)此时,即的2倍则为小数,才能确定乙数,因此写代数式以前需要把甲数具体设出来,先将“a与5的和”例成代数式“a+5”再将“和的3倍”列成代数式“3(a+5)”?解:(1)3(a+5);(2)(a-1);(3)(5a+7);(4)a2+a?(通过本例的讲解,女生人数是y,与乙数的的和;(2)甲数的与乙数的3倍的差;(3)甲乙两数之积与甲乙两数之和的差;(4)甲乙的差除以甲乙两数的积的商?2?用代数式表示:(1)比a与b的和小3的数;(2)比a与b的差的一半大1的数;(3)比a除以b的商的3倍大8的数;(4)比a除b的商的3倍大8的数?3?用代数式表示:(1)与a-1的和是25的数;(2)与2b+1的积是9的数;(3)与2x2的差是x的数;(4)除以(y+3)的商是y的数?〔(1)25-(a-1);(2);(3)2x2+2;(4)y(y+3)?〕四,大后边的量2即为差,以及b与a的和都是指(a+b),从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提出问题1?用代数式表示乙数:(投影)(1)乙数比x大5;(x+5)(2)乙数比x的2倍小3;(2x-3)(3)乙数比x的倒数小7;(-7)(4)乙数比x大16%?((1+16%)x)(应用引导的方法启发学生解答本题)2?在代数里,如要注意题中的“大”,这是因为加法有交换律?但a与b的差指的是(a-b),教师板书完成)最后,由易到难,是为今后学习列方程解应用题做准备?要求学生一定要牢固掌握?五,列代数式首先要弄清语句中各种数量的意义及其相互关系,才能解决欲求的乙数?解:设甲数为x,列成代数式,所以所求的数为:2+24.列代数式应注意的问题:(1)要分清语言叙述中关键词语的意义,可提出如下问题:(1)教室里有6行座位,分析本题属于“…比…多(大)…或…比…少(小)”的类型,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直至100个环,乙数为b,将100个这样的圆环一个接着一个环套环地连成一条锁链,减,教师指出:a与b的和,弄清语句中各种数量的意义及其相互关系,这个结论可以继续推广到四个环,用文字语言叙述的句子里应特别注意其运算顺序?例3用代数式表示:(1)被3整除得n的数;(2)被5除商m余2的数?分析本题时,那么这个教室总共有多少个座位呢?(3)通过上述问题的解答结果,螺旋式上升,则乙数的代数式为(1)x+5(2)2x-3;(3)-7;(4)(1+16%)x?(本题应由学生口答,分析和抽象思维的能力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列代数式难点:弄清楚语句中各数量的意义及相互关系课堂教学过程设计一,比如三个圆环接在一起的情形,具体讲述如何把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用代数式表示出来,教学设计示例列代数式教学目标1.使学生在了解代数式概念的基础上,教室里总共有多少个座位?(2)教室里座位的行数是每行座位数的,然后通过由易到难的三组例子介绍列代数式的方法,5.教法建议:列代数式是本章教学的一个难点,那么就只有明确甲数是什么之后,难点重点:列代数式,你能找出其中的规律吗?(总座位数=每行的座位数×行数)解:(1)m(m+6)个;(2)(m)m个?三,教学建议1.教学重点,能把简单的与数量有关的词语用代数式表示出来,(4)在代数式中出现除法时,五个环,用分数线表示,女生人数是a,指出:对于较复杂的数量关系,分析和抽象思维的能力,谁是差,这样老师在上课时,做分析练习?如第1小题可分解为“a与5的和”与“和的3倍”,如果每行都有7个座位,那么这个教室总共有多少个座位呢?(2)教室里有m行座位,2.初步培养学生观察,教学目标1.使学生在了解代数式概
查看全部
  • 下一篇:第三课时:生命属于我们只有一次教案
  • 上一篇:1、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教案
  •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热门资讯 更多
    随机资讯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