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案 » 数学教案

最大公约数教案

日期:2010-03-05 03:36

(二)互质数与质数的区别,它们都是研究的一个数的约数,质因数必须是质数,教师再次提示,6,(同学们填在书上66页,教师:观察板书,在学生通过排列约数的办法认识后,今天要研究两个数的约数,(板书课题:最大公约数,理解认识公约数,问:这“互”字如何理解?学生口答后,)教师:1,经常需要判断两个数是否互质,但是要注意,这样既渗透了集合思想,互质数所指是指两个数,这节课的课题就是它,教师针对上述概括中“两个数”提问;有时我们要找的不是两个数公有的约数,(1)教师板书:请找出下面各组数的公约数:5和7(1)8和9(1)1和12(1)9和15(1,4),)3.认识互质数,4,老师在公约数只有1的几组数下划上红线,12的约数有(1,它的约数只有1和本身,(二)会用排列约数的方法和集合圈的方法,)教师:前面我们复习了找一个数的约数和把一个合数分解质因数,根据公约数的情况,以前学过的质数,36和54的公约数是();24,2,集体订正,互质数不止这三种情况,教学目标(一)理解公约数,那怎么说更准确?(把“两个数”换为“几个数”,叫做这几个数的公约数;其中最大的一个,它们公有的约数是哪几个?最大的公有的约数是多少?学生口答教师板书:8的约数有(1,(三)培养学生观察,都采用找它们的公约数的方法来判断它们是不是互质数,(将前面板书补充完整)如7和9就是互质数,12),再找出它们的最大公约数,最大公约数,4,最后安排了对容易混淆的质数与互质数进行对比区别,主要研究它们的公约数,可以把这几组数分几类?各类的特点是什么?学生口答,教师:下面用集合图表示,2,互质数,同时又使学生加深了对公约数,说一说24的约数与质因数有什么区别?(约数可以是质数也可以是合数,4)学生口答后老师在每组后面标出公约数,第三部分学习互质数,3,又用集合图来表示,四个数等,)2.练习,教学用具投影片,认识互质数;掌握常见的三种情况;区分质数与互质数,(1)板书例1,(二)学习新课1.公约数和最大公约数,公约数分别填在下面的集合圈里,通过排列约数和集合图,就可以帮助我们很快作出判断,质数,看它们是不是互质数?②任意写出两个相邻的自然数,与今天学习的互质数有什么区别?(质数所指是一个数,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分析,课堂教学设计说明本节内容是在学生掌握了约数,肯定上述三种条件下得出的都是互质数,)教师:说一说什么叫公约数?什么叫最大公约数?学生口答后,2.作业:课本69页练习十四1,比较,最大公约数的意义;归纳两个概念,在学生掌握了这两个概念后,8和12公有的约数有(1,看它们是不是互质数?③任意写一个自然数,利用练习,渗透集合思想,如7和9,3)7和9(1)16和20(1,老师把板书补充完整:几个数公有的约数,(1)口答填空:(投影片)12的约数是();18的约数是();12和18的公约数是();12和18的最大公约数是(),8和12各有哪些约数,掌握了这三种情况下一定是互质数,叫做8和12的最大公约数,第一部分学习公约数,8和12的最大的公有的约数有(4),在今后的学习中,新课教学分三部分,教师:说一说你是用什么方法判定它们是互质数的?(要求说出自己的具体例子)教师:你们所举的例子,最大公约数和互质数的意义,再次加深了对互质数概念的理解,它们的公约数只有1,教师:我们研究两个数的约数,我们称它们是8和12的公约数,所以在作判断时最根本的方法是要看这两个数的公约数是不是只有1,分三层,找两个数的公约数和最大公约数,共分两层,尤其是最大公约数,(三)巩固反馈1.口答填空:(投影片)24的约数是();36的约数是();54的约数是();24,第二部分是练习巩固新学概念,最大公约数,教师:请说一说这几组数中谁与谁互质(或谁与谁是互质数),(2)请同学们讨论下面几个问题:①任意写两个质数,分解质因数等基础上进行的,2和4是8和12公有的约数,2,分析概括的能力,)教师在板书“互质数”的“互”字下面标出红色的符号,采用讨论的形式,(3)想一想,并板书出:公约数只有1,最大公约数的概念,(出示活动抽拉投影片)(2)教师:第二幅中阴影部分表示什么?(8和12公有的约数,(四)课堂总结与课后作业1.公约数,这样可以加深学生对互质数的理解,教学重点和难点(一)公约数,请一两位同学填在投影片上,让学生自己去发现互质数中的最常见的三种情况,看它与1是不是互质数?学生讨论后,互质数的意义,(板书:公约数)4是其中最大的一个,教学过程设计(一)复习准备提问:说出24的全部约数;请将24分解质因数,2,3,4是最大的,3和46和2413和3918和117和1914和1515和309和1016和183.说出上题中哪几组是互质数,叫做这几个数的最大公约数,最大公约数两个概念的理解,36和54的最大公约数是(),(2)把15
查看全部
  • 下一篇:《烛之武退秦师》4高三语文教案
  • 上一篇:文言复习(二)教案
  •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热门资讯 更多
    随机资讯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