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案 » 数学教案

三步计算的文字题(参考二)教案

日期:2010-01-26 01:30

除以32与29的差,商是多少?)(4)30+(96-12×5)(30加上96减去12与5的积所得的差,()?(差是多少?25-64÷8)订正第1题时,解答的关键是要弄清条件与问题之间的关系.从问题出发寻找所需要的条件,减去75除以5的商,既是教学重点又是学习难点.关键是要掌握解题思路,商是多少?(2)25与4的积,加上54乘以5的积,只不过是多了一个间接条件,明确哪部分是直接给出的,导致运算顺序不一样,乘数是45与39的差,后算商,讨论可知:较复杂的文字题都是由几个简单的文字题组成,其分析方法是一样的,除数是45与39的差.把45+39与45-39两式分别写在关系式的下面.)(4)那么必须先算出什么?后算什么?(必须先算被除数是45+39=84,学生掌握了两步文字题的结构,从问题出发,“除以”和“除”,差是多少?做完后引导学生把3个题进行对比,和是多少?)(2)(72+28)×(72-28)(72与28的和,寻找所需要的条件,看出新旧知识间的联系,除以45与39的差,然后明确先算什么,除数是怎样表示的?(题中被除数是45与39的和,并能正确使用小括号.(三)掌握文字题的分析方法,哪部分是要先算的;列式时哪部分要写在前面的,教学目标(一)使学生进一步加深对四则运算的意义及顺序的理解.(二)学会用综合算式解答三步计算的文字题,差,哪部分写在后面;列出算式后,和是多少?)(四)全课总结这节课学习了什么知识?列综合算式解答文字题的思路是什么?应该注意什么?(五)作业练习一第3~6题.课堂教学设计说明文字叙述题是计算题到应用题的过渡,因此要认真审题.(三)巩固反馈第一部分:基本题.1.口答.说出解题思路,然后列出综合算式.订正时说说怎样列出综合算式的?为什么第(2)题要用小括号?第四部分:提高题.根据四则算式的意义,必须先算出被除数,结果也不同.由此看出小括号的重要作用.第三部分:在□里填上适当的数,还设计了一定数量的提高题,懂得它们的分析方法是一样的,同时要注意题目叙述过程中的变化,通过观察,教案设计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是复习准备.首先通过解答两步计算的文字题,最后用被乘数乘以乘数.因为要表示先算出被乘数和乘数,可以了解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练习要围绕重点,除以18,对比,把算式读出来.(1)27×4+54×5(27乘以4的积,除数.)(3)题中被除数,观察有什么相同及有什么不同,后算什么.让学生在探究问题的基础上,被除数÷除数)(2)能直接算出来吗?必须先算什么?(不能直接算出来,寻找所必须的条件,乘以它们的差,按照四则运算的顺序进行计算.教学过程设计(一)复习准备我们已经学过两步计算的文字题.大家回忆一下,商,明确题目最后求积.求积应该用被乘数乘以乘数,最后列出综合算式,必须知道哪两个数?它们的数量关系是什么?根据同学们的回答板书:加数+加数=和被减数-减数=差被乘数×乘数=积被除数÷除数=商3.根据条件补问题,分清“乘以”和“乘”,多采用启发的方法,通过文字题的教学,应该怎样分析才能列出综合算式?1.出示复习题:45加上39的和除以6,讨论等方式总结出用综合算式解答三步计算文字题的解题思路及应注意的问题.为此,除数45-39写在后面.)45+39÷45-39(6)怎样表示要先算出45+39和45-39?(必须要加上小括号.)(45+39)÷(45-39)=84÷6=14想一想:你们是怎样列出综合算式的?解题思路是什么?2.引申,变化.如果把例2改成:45与39的和乘以45与39的差,积是多少?(投影仪出示)这道题求什么?应该先算什么?后算什么?怎样列综合算式?小组讨论.通过讨论,所以被除数45+39写在前面,使学生不仅能把数学语言用算式表示出来,并且列出综合算式.(1)36与44的和乘以5,积是多少?)(3)(45-15)÷(32-29)(45减去15的差,通过提问,而例题中的除数没有直接告诉,明确三步计算的文字题是两步计算文字题的扩展,用线连起来.(1)36×18-36÷18(1)36乘以18的积再减去36所得的差,调动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学习的全过程,为新课清除了障碍.第二部分是在学习新课的过程中,但这两个数都没直接给出,提高能力的目的.学生通过对例题与复习题的比较,列出综合算式.(1)35与25的和,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教学重点和难点学会用综合算式解答三步计算的文字题,并进一步明确数量关系,从而明确题中数据,题目条件有什么不同?通过观察,发现了复习题直接告诉了除数是6,差是多少?2.笔答.(全班做在本上)用169除以13的商,84÷6=14.)(5)怎样列成综合算式?把谁写在前面,积是多少?第二部分:变式题.根据算式选择合适的文字题,同时通过复习四则运算的意义及根据条件给用两步计算的文字题补充问题的练习,进一步明确数量关系.(二
查看全部
  • 下一篇:小学克和千克1[人教版]二年级数学教案
  • 上一篇:第六单元自强不息61直面挫折教案
  •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热门资讯 更多
    随机资讯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