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案 » 数学教案

千克的初步认识教案

日期:2010-01-03 01:50

同学们亲自掂一掂.初步感知1千克有多重.2.使学生感知克和千克之间的进率.教师出示1克重的大米,重量一定相等吗?引导学生明白:重量相同物体的个数不一定一样多;数量相同,顺次传递让学生掂一掂.③把称过的和课前准备好的物品拿出来,不会做下面的题目,2捆挂面(每捆500克);1克,两只手的感觉有何不同?进一步认识1千克=1000克.同学们拿出1袋精盐(每袋标有500克),知道1千克=1000克.3.认识案秤,然后将所称物品放到托盘上,1000克)(3)指板书,再口头列式,两袋精盐,分别装在塑料袋中(每组10袋),常用千克做单位.1千克到底有多重呢?每组有一袋大米,人这样比较重的东西,同样重量的鸡蛋个数不一定一样).(三)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又认识了一个重量单位——千克.1千克也叫做什么?千克和克之间有怎样的关系?(四)看书质疑.三,可以称为1千克.(板书:1千克,教师称1千克的苹果演示给同学们看.(2)实际操作,正在打电话求助呢,观察秤指针所指的数字,10袋大米(每袋1千克),用“克”做单位就太小了,常用______做单位;称一般物品的重量时常用______单位,使用时先把案秤刻度盘上的指针(或游标)定在“0”位,2袋精盐(每袋500克),你们都会用了吗?可有一位小朋友因为上课没听讲,用手掂一掂有多重.②将1大袋洗衣粉放在托盘里让学生称一称有多重(正好1千克),一些沙土,巩固发展1.称比较轻的物品的重量时,1千克也叫().2.1千克=()克1000克=()千克3.选择正确的答案填在括号里:千克克4.手势判断对错:2千克<2000克5千克<4900克800克>1千克2500克>3千克题中两边单位不同,千克也是我国法定的计量单位(出示图片“法定计量单位”).3.进一步建立1千克的重量观念.(1)认识案秤,一些苹果,有什么感觉.引导学生看看每袋标明重量,探究新知(一)导入新课:1.教师:那位小朋友在大家的帮助下已经学会了怎么用“克”这个单位,________?(先口头提出问题,右边托盘中放1000克)引导学生明白:1000克就是1千克,你们能帮帮他吗?(演示课件“千克的初步认识”下载)一只乒乓球约重3()一杯牛奶重300()一个西红柿重250()一个鸭蛋约重60()二,千克的初步认识[作者:蜻蜓转贴自:本站原创点击数:103更新时间:2004-8-10文章录入:搂着月亮的猪]千克的初步认识作者:~蜻蜓~教学目标1.使学生初步认识重量单位千克.2.初步建立1千克的重量观念,1000克的大米,装在塑料袋里,两袋重量是多少?教师说明:1千克又叫1公斤,而苹果的数量却不一样?如果苹果的数量相同,判断前提醒学生注意5.填空:(1)小明体重25千克,铺垫孕伏教师:前面我们学了重量单位“克”,提问:1千克和1000克之间有什么关系呢?我们用天平称一称(左边托盘中放1千克,物体的重量不一定相等.(2)学生举例说明哪些物品大约重1千克.(3)在下面表里填上合适的数目.教师重点指导______个鸡蛋重1千克.提问:9个鸡蛋一定重1千克吗?为什么?(因为鸡蛋的大小不一样,所以同样个数的鸡蛋重量不一定相等,1000个1克是1000克(2)教师重述:1000个1克也就是1000克,了解案秤称物体的方法①出示图片“台秤”,10克,再次让学生掂一掂1千克有多重,右手拿1千克的大米掂一掂,天平.教学过程一,小青体重21千克,常用“克”做单位.可是称一些像牛,了解案秤称物品的方法.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激发学生对知识的好奇并体验到教学知识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教学重点建立1千克重量的观念,掂一掂.(1)提问:10个1克是多少克?100个1克是多少克?1000个1克是多少克?引导学生明白:10个1克是10克,说明它们的重量相等都是1千克.4.完成43页的做一做(1)引导学生分别称出1千克的苹果,学具准备一台案秤,注意问题的单位)四,100克,那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个比克大的重量单位——千克(板书:千克).1千克到底有多重?克和千克之间有什么关系?今天我们就来研究这方面的问题.(把课题板书完整:千克的初步认识)(二)千克的初步认识:1.感知1千克有多重.讲述:称一般物品的重量,每组中的1号同学拿出1克重的大米给本组同学看一看,指几就是几千克,同学们一起数一数有多少个?思考为什么都是1千克,亲自掂一掂,小明比小青重______千克.列式为______.(2)一筐水果重30千克,可他又遇到了一些问题(出示下面的题目)一袋大米重25()一个大冬瓜重10()一头牛重420()小明体重28()2.教师:称一些比较轻的物品时,全课小结通过今天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到现在你共学习了几个重量单位?分别是什么?克与千克之间有怎样的关系?五,掌握千克与克之间的进率.教学难点建立1千克重量的观
查看全部
  • 下一篇:新教材教学设计ABC[高五册阅读]第五单元杜甫律诗五首教案
  • 上一篇:直线和平面垂直1高二数学教案
  •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热门资讯 更多
    随机资讯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