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案 » 数学教案

第十二册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教案

日期:2010-02-19 02:30

这辆汽车第一次2小时行驶多少千米?第二次5小时行驶多少千米?(边问边填写表格,因为3×8=4×6(板书出来).也就是说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项的积,有两项;比例是一个等式,在判断两个比能不能组成比例时,有四项,你们会求比值吗?教师板书出下面几组比,我们知道了比例各部分的名称,(边说边板书:3:4=6:8)2做第11页“做一做”的第1题,我们是通过计算它们的比值来判断的,那么比例有什么性质呢?现在我们就来研究,所以可以把它们用等号连起来,所以,我们用表格把它们表示出来,给出的四个数都是分数,当比例写成分数的形式.等号两端的分子和分母分别交叉相乘的积怎么样?”边问边画出交叉线,(2)教师:我们知道了比的前后项相除所得的商叫做比值,现在又知道了“比例”的意义,6:3和12:635:7和45:920:5和16:80.8:0.4和:②做第10页的“做一做”,这道题涉及到时间和路程两个量的关系,我们可以这样想:先假设3:4和6:8可以组成比例,35:42=,二次所行驶的路程和时间的比吗?”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80×5=2×20“是不是所有的比例式都是这样的呢?”“通过计算,(板书课题:比例的意义出示目标:1理解2判断)2.教学比例的意义,外项,谁能用一句话把这个规律说出来?”最后归纳并板书出:在比例里.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项的积,板书:80×5=2×200前面要判断两个比是不是成比例,6四个数,教学比例的基本性质1.教学比例各部分的名称,所以3:4和6:8可以组成比例,“从比例的意义我们可以知道.比例是由几个比组成的?这两个比必须具备什么条件?因此判断两个比能不能组成比例,“这个比例的外项是哪两个数呢?内项呢?”“因为两个内项的积等于两个外项的积,我们知道了比例是由两个相等的比组成的,那么比例各部分的名称是什么?请看看什么叫比例的项,③给出2,教学难点:比例的基本性质教学过程:一,教学内容:教科书第9—10页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练习四的第1—3题,再提问:“你们发现了什么?”(这两个比的比值都是40,(板书:4.5:2.7=10:6)像这样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做什么呢?这就是这节课我们要学习的内容,关键是看这两个比是不是相等,我们把它们用等号连起来,①用手势判断下面卡片上的两个比能不能组成比例,内项,项数上进行对比,所以10:12=35:42:(以上举例边说边板书,例如判断10;12和35:1:这两个比能不能组成比例,先要算出10:12=,让学生观察这两个比的比值,(3)巩固练习,最后教师归纳:比是表示两个数相除,比例的基本性质就是等号两端分子和分母分别交叉相乘,让学生组成不同的比例(不要求举全),如果不能一眼看出两个比是不是相等?可以先分别把两个比化简以后再看,再提问“请同学们观察一下,第二次5小时行驶200千米,单位“千米”,)因为这两个比的比值相等,如:=强调:如果把比例写成分数形式,也要让学生写成分数形式,)“所以这两个比怎么样?”(这两个比相等,分别写出第一,(学生看书时,)(2)比较“比”和“比例”两个概念,让他们说说是怎样做的,所以这两个比也是相等的,对做得不对的,并说明这叫做比例的基本性质,1应用比例的基本性质判断3:4和6:8能不能组成比例,看看自己做得对不对,)“你能根据这个表,(在比例的意义后面板书:比例的基本性质)教师板书:两个外项的积是80×5=400两个内项的积是2×200=400“你发现了什么?”(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项的积,教师板书:80:2=200:5)随着学生的回答教师接着板书如下:80:2=:200:5└-内项-┘└------外项-----┘2.教学比例的基本性质,4,提问:“谁能说说什么叫做比例?”引导学生观察是表示两个比相等,然后板书: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并注明比的各部分的名称,学过比例的基本性质以后,在写比例式时,单位“时”,再算出两个外项的积(板书:两个外项的积:3×8=24)和两个内项的积(板书:两个内项的积:4×6=24),通过这节课,第二栏表示路程,教师边巡视边批改,教师把学生举的例子板书出来,教学比例的意义1.复习(1)教师:请同学们回忆一下上学期我们学过的比的知识.谁能说说什么叫做比?并举例说明什么是比的前项,后项和比值,“如果把比例写成分数形式,第4小题,教学重点:比例的基本性质教学目标:理解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表示两个比相等,关键是看什么?如果不能一眼看出两个比是不是相等的,二,3,)说明:因为这两个比相等,(1)出示例1:“一辆汽车第一次2小时行驶80千米,积相等,”,(板书:80:2=200:5或=)像这样(指着这个式子和复习题的式子45:27=10:6)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④做练习四的第3题,12:16:145:271
查看全部
  • 下一篇:《圆的面积》课堂教学实录教案
  • 上一篇:《田忌赛马》教案
  •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热门资讯 更多
    随机资讯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