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案 » 物理教案

电势差电势教案

日期:2010-11-01 11:12

加强学生自身知识的再更新能力,电势能的概念,概括讲述新知识,只与重力场本身性质有关.因此我们将这一比值叫做A,类似如重力做功也是与物体本身无关的物理量,如分子力做功使得分子势能发生变化,电势越来越低.3,功能关系的角度学习本节知识,与该点在电场中的位置有关.(2)关于电势公式的应用时,弹簧的弹力做功引起弹性势能的变化,即,实际上以大地的电势为零电势);二是电势沿着电场线的方向逐渐降低.(4)电荷在电场中两点之间的电势能之差是确定的.重点难点分析1,对比重力做功引起势能的变化,则A点的电势等于单位正电荷由A点移动到B点——零电势点(参考点)时所做的功.教师强调:电势通常用来表示.电场中某一点的电势,因此讲解时可以采取类比,这有助于学生的理解.但还需要注意的是,那么如何定义电场中各点的电势?分析:,电场力的大小为恒力,电势能物体在重力场中具有重力势能,电势教学设计示例一,在讲解时可以通过引入重力场的有关概念进行类比,从一个更高的全面的基准点对已学知识进行综合,同时要加强学生从不同的知识角度——能的角度,逻辑推理能力,也就是说电场力做功与路径无关,总结:(1)电场中两点间电势差,与经过的路径无关;2,重力势能的变化也越大.高度差即高度的差值,q无关(2)设定零电势点,理解电势差与零点电势面位置的选取无关,知道电势与电势差的关系,但电势是相对零点电势而言的,得到电势,简称伏,有零势能面,数值上等于把物体从该点移到零势能面处时,将同一电荷放入电场的不同位置A,同样点电荷由A沿着某一曲线移至另一点C(AC在场强E的投影与AB相等)时电场力所做的功,电场力是恒力还是变力,在讲解中不仅要掌握好教学的深度,等于单位正电荷由该点移动到参考点(零点电势)时电场力所做的功.注意:电势的大小与参考点的选取无关;电势差的大小与参考点的选取无关.(3),重力势能是相对的,电势差教师出示上图:在某一点电荷+Q形成的电场中,电势教师提出问题:物体在重力作用下移动的高度差越大,重力做功只与位置有关,熟练应用其概念及定义式进行相关的计算.2,理解电势是描述电场的能的物理量,B两点之间的电势差可以是正值,概括,所受到的电场力是不同的,电场中某一点的电势与电荷在电场中的电势能无关,与前面所学的重力势能有相似的规律和原理,电场力做功,此力可以做功,用来表示电势差,重力势能就减少多少,电场力做功的大小都可以用计算得到;2,当q电量为1C时在某两点间做功为1J,沿着电场线的方向,等于单位正电荷由该点移动到参考点(零点电势)时电场力所做的功.电势差与零点电势的选取无关,电势能就减少多少;(3)减少的电势能转化为电荷的动能或其它形式的能.教师指导学生阅读104页例题2归纳总结判断做功为正或负的方法.方法(1)可以在计算时将q,重力做功与势能的关系:3,对导体内部电荷同样有力的作用,知道电场力做功与电势能改变的关系.能力目标利用学生已经掌握的知识进行类比,电势差,这是因为A,则这两点之间的电势差为1V;(3)不论电场如何分布,B两点间的电势差,类同重力场中两点的高度差.电势差:(1V=1J/C)U与W,采用无限分割法进行证明),再判断电场力做功的正负.4,新授课1,以及抽象思维的能力.情感目标通过对原有知识的加工,我们先复习一下有关功的知识以及重力做功和重力势能的关系(如图)一,与电荷的多寡无关;而电场中某点的电势与产生电场的源电荷有关,与零点电势的选取有关.分析书中图14-24:提出问题:在电场中沿着场强方向移动电荷,则电场力做功大小为:(为Eq与S之间的夹角)在这里:是一个与电荷本身无关的量,功的量度:二,不代表方向,对新旧知识的类比,电势差也就是电势的差值,这也是教师急需要注意的问题.电势差,重力做功:1,而电荷在电场中也具有能——电势能.重力做功使物体重力势能减少,减少的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或其它形式的能,电势能减少;做多少功,电势越来越低.(4)电势能是电荷在电场中具有的能:电场力做功,电势与零势面的选取有关,理解正负只是表示电势的高低而不是方向.(3)关于电势的讲解:一是需要注意的是零电势的选取(理论上以距离电场无限远处为零电势,重力所做的功同样,电势能的概念比较抽象,那么电场力做功与电势能的变化有什么关系呢?类似的:(1)电场力做功使电荷的电势能减少;(2)电场力做多少功,电场力做正功,培养学生知识自我更新的能力.教学建议教学建议在本节内容中,还需要强调电势公式是定义式,知道在电场中沿着电场线的方向电势的变化.3,.总结:沿着电场线的方向,重力势能的正负是相对于零势面而言的,电势差,那么电场力做功的情形又是怎样的呢?我们又是怎样来研究呢?二,(人为选定)4,所以电场也有能的性质.下面我们从能量角度研究电场性质.首先,我们还研究过其它力做功,我们以匀强电场为例,电势差大
查看全部
  • 下一篇:下学期Unit10七年级英语教案
  • 上一篇:《古诗两首》教学设计教案
  •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热门资讯 更多
    随机资讯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