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案 » 生物教案

自然-第二册6、3人类的起源教案

日期:2010-08-18 08:24

接着请学生看教材第110页至111页人猿同祖的内容,等方面也颇相似,(7)人类进化是从到,教法指导一,二,结构与功能相统一的辨证唯物主义观点,指出古猿原来生活在茂密的森林里,劳动创造了人的观点,在群居和集体劳动的过程中需要互相传递信息,授课思路与方法人类的起源是人们通过比较人与其它动物的形态解剖结构生理行为和自然选择学说推测出来的,引起脑的发达,请学生看教材第111页,他们还必须过群居生活,磨制,猜想得出科学结论的教学方法,即人类是如何起源的,以的观点,根据这个特点选用观察挂图进行比较,毛人挂图,森林面积减大大少了,培养学生研究问题的能力,研究人类的起源提出了,出示挂图(石器),人和类人猿有什么关系?出示森林挂图,出示黑猩猩挂图,出示人类的进化挂图,出示挂图(石器,“人猿同祖”的“祖”是,帮助学生树立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和正确的世界观,从猿到人的转变的内容,古猿也就转变成人,最恰当的解释是()(A)人类出现的退化现象(B)人类发生的变异现象(C)人类与动物有亲缘关系(B)(D)以上三项都是(2)人类从古猿中分化出来走上独立发展道路的标志是()(A)直立行走(B)会用火熟食辞(C)制造工具(D)产生语言2.课后练习(3)19世纪中叶,人类进化的挂图,从事集体劳动,(4)“人猿同祖论”的依据是现代类人猿与人类不仅,以植物种子和小动物为食,出示北京猿人挂图并说明,但他们同属于智人,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从古猿到人的转变,这样又促进了大脑的发达,提问:我们在学习第三章中知道了骨骼的哪些特点适应直立行走?出示挂图比较人与猿的骨骼特征,出示挂图比较人与猿的头骨和脑,板书设计猩猩类人猿长臂猿森林古猿阿法南猿能人直立人智人直立行走制造工具劳动语言文字思维六,后来,猿与人骨骼主要特征比较的挂图,教师应指出,后肢多用于行走,提问:从古猿到人的进化过程中,起了决定性的作用,山顶洞人的精细石器,再到的顺序进行的,2.通过介绍我国科学家对北京猿人和山顶洞人研究成果,具有决定意义的一步是什么?起决定作用的是什么?人类诞生以后,学生归纳出前肢用于取食,教学目标(一)认知目标了解人猿同祖,比较毛人与正常人的区别,出示人的挂图和毛人的挂图,四,从古猿到人的转变,多动脑,直立行走能引起身体结构的一系列变化,黑色人种等,黑猩猩挂图,三,从另一个侧面证明了人类与类人猿存在亲缘关系,解放出来的前肢能干什么?(各种答案,劳动的作用,请学生比较黑猩猩与毛人,请学生猜想人和黑猩猩之间的亲缘关系,科学家对已发现的古人类化石的系统研究中,逐渐产生了文字,第三节人类的起源人是地球的主人,3.参考答案(1)C(2)D(3)赫胥黎进化“人猿同祖论”(4)形态解剖结构生理行为返祖现象(5)南方古猿(6)直立行走劳动(7)阿法南猿能人直立人智人自然教案-第二册6,交流感情,(6)从古猿到人的转变,方面有许多相似之处,白色人种,人类的进化等三部分内容;其间贯穿着生物进化论的适者生存的观点,接着就进入人类的进化,让学生猜想古猿会怎么办?生活在平原上的古猿会用怎样的动作取食?食肉野兽来了会怎么办?用怎样的行为动作发现食肉野兽?在教师提示下,刮挖等劳动技术,山顶洞人已掌握了钻孔,随着社会的发展,提问,了解直立行走和劳动在人类起源过程中的作用,指出毛人这是现代人类中偶然发现的,现代人可划分为黄色人种,这样逐渐产生了语言,(三)情感目标1.通过本节内容的教学,人猿头骨和脑比较的挂图,由于地球的气候发生变化,本节教材讲述了人猿同祖,五,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奔跑,英国科学家,为了获取基本食物,直立行走使前肢解放出来,为了抵御自然灾害和猛兽的侵袭,他们已脱离了动物界,指出我国北京房山县周口店发现的山顶洞人就是智人,(三)小结:教师根据板书小结,骨器),教学准备人的挂图,练习与解析1.随堂练习(1)对人类偶然出现毛人的现象,在人类学上,首先由于自然环境的改变引起古猿的行为习性发生改变,二,课时安排本节共安排1课时教案实例一,制造和使用工具的活动才称为劳动,制造和使用工具不但要动手更重要的是动脑,得出人类进化大致分为4个阶段:阿法南猿猿人直立人智人,(5)对古猿和古人类化石的研究证明,这两个问题引出人是哪里来的,北京猿人用熟食挂图,计算,古猿到人的进化过程中,是具有决定意义的一步,在语言和文字的基础上又发展了推理,石器工具挂图,对始祖鸟化石的研究我们得出了什么结论,想象和思维等能力,让学生猜想,教学过程从提问化石有什么作用,开始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分析,根据这些材料和上节课学习的知识,其他仍在森林里的古猿经过发展变化转变为现代的类人猿,而且在,2.教学难点:类比方法的运用和直立行走,(二)技能目标通过用观察分析猜想等的教学方法教学,最后归结为劳动),从劳动引出工具,即能直立行走,这节教材是帮助学生树立
查看全部
  • 下一篇:第二册解决问题教案
  • 上一篇:物质的量的浓度[第一课时]教案
  •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热门资讯 更多
    随机资讯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