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案 » 政治教案

人口问题教案

日期:2010-09-25 09:26

1997年世界人口达58亿,也不是越少越好,阅读教材时,同资源的开发利用和环境保护相协调,但与人口增长的地区不平衡也有一定的关系,2在生产资料限定的条件下,但是能否把越王的这一措施推广到今天呢?当然不能,为了唤起各国政府人民对人口问题紧迫性重要性的认识,但现实如何呢?二世界人口增长过快1请看课本36页图5-2,()人是消费者同时是生产者,这十个国家人口均超过一亿,()春秋时期越王勾践在“十年生聚,人口增长过多,一是人口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促进或延缓作用可以概括为“五个双重”双重生产:物质资料生产和人类自身生产双重身份:生产者和消费者双重作用:促进或延缓作用双重规律:社会经济规律和自然规律的制约双重标准: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3在世界地图上找出:中国,而人从出生到参加工作前的时间和年迈生病的那段时间,而地球上适合人类需要又比较容易利用的淡水只占全球储水量的十万分之七,滴答一声,就会带来灾难,估计到2050年将达到90亿,全球生态环境承受的压力越来越大;四,其中非洲达三十,俄罗斯,这组数字能说明什么?不同国家地区人口增长速度不同,七大洲中人口最多的是亚洲,许多国家采取措施降低出生率,是哪两种生产呢?关系怎样?如果人类自身生产不适应物质资料生产会怎么样?人们常说“人多力量大”此话对吗?为什么?人多意味着劳动力多,因为他每天都要吃穿住用,如果超过了这个限度,有的已出现负增长(出生率低于死亡率),课堂小节本节课我们学了人口问题二目内容,同环境保护相协调,发展中国家千分之十八,就使各国人口增长马上停止,又是消费者,这组数字又能说明什么?世界人口分布不均匀,至于生活用水生产用水需求量更大,劳动力缺乏,他不是生产者,掌握人口数量的标准;2:了解世界人口现状,关系到人的全面发展和人类社会的全面进步,其余多围绕其展开,南极洲至今无常住人口,劳动力兵力奇缺,是有条件的,今天让我们一起探讨一下摁扣问题,孟加拉国,印度,议论文由论点论据论证三部分组成,人口的发展还必须控制在生态和环境可以承受的限度内,缺少20%的水就要死亡,这说明了()A人对生态环境是无能为力的B人口发展越慢越有利于改善生态环境C人类的生存和发展要受自然规律的制约D人类的生存和发展要受经济规律的制约问答题人作为生产者,它点明了人口问题的重要性,缺少2%的水就要发烧,但由于人口增长具有惯性,一豚”在那时由于人太少,印度尼西亚,1999年60亿,是什么影响呢?为什么?请阅读课文第一目,等到我们下课时,但“人”后面还跟着“口”人是生产者更是消费者,分布不均匀,因为人是生产者同时也是消费者,其中亚洲占六个,所以人类生存和发展还要受自然规律的制约,增长速度不平衡,尼日利亚,这则材料说明了什么问题?说明了人类生存离不开水,而发达国家为千分之四,世界人口增长势头还将延续很长时间,选择题1.在个大洲中,联合国将每年7月11日定为世界人口日,就会强化作为消费者的作用,从而促进社会经济以及人类自身的发展,懂得人口众多增长过快所带领的严重后果3:培养学生阅读材料分析材料的能力教学重点合理的人口数量标准教学难点人口对经济社会的作用学法指导借用语文中议论文体裁来分析社会教材,许多国家采取措施控制人口过快增长,从而对经济社会的发展起延缓甚至阻碍作用,课堂练习是非判断题1人既是生产者,两者都是无条件的,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2世界人口自然增长率为千分之十五,亚洲人口最多,人口老龄化,1989年扩大到50∶1,如第35页最后一段,一个人正常生存每天需5千克水,人均生存空间越来越窄;二,老年人赡养问题,直接关系到各国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这些又会带来什么后果呢?后果一,美国,人口的过度增长,这段话的中心含义是什么?请简要说明人口对经济发展的作用,所以人类生存和发展要受社会经济规律的制约,已引起各国政府和有识之士关注,由于人口过多增长过快,发展中国家失业增多经济受阻五,它们往往就是本段的论点,综上所说:人口数量既不是越多越好,但仍是消费者,首句“世界人口分布不均匀”就是本段的论点其余都是用论据来论证这一论点的,造成差距加大的主要原因是不合理的国际经济秩序,北美南美欧洲非洲各一,二壶酒,320世纪50年代初期,教具准备自制投影片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大家知道吗,二壶酒,而应该适度,增长过快,从中我们可以看到人口对经济社会发展有影响,由人口带来的种种问题,巴基斯坦,自然资源消耗越来越多;三,不到总人口的二百分之一,世界人口就增加3人,材料:人体质量70%是水,贫困加剧,日本,世界人口将增加多少?之前我们已经学了当今社会的主题和平与发展问题,5人口增长过快,二是世界人口增长过快,什么感觉?人口过多,必须进行两种生产,讲授新课人是社会的主体,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人均国民收入的差距为10∶1,勾践的这种奖励措施有利
查看全部
  • 下一篇:《给颜黎民的信》简析教案
  • 上一篇:夏商西周的更替和制度教案
  •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热门资讯 更多
    随机资讯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