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案 » 历史教案

国共政权的十年对峙高一历史教案

日期:2010-01-13 01:29

理清日本侵华逐步深入的线索,学会透过现象看本质,认识蒋介石“攘外必先安内”政策的实质,国内阶级矛盾下降到次要地位,两个政权的对立斗争;中日民族矛盾逐渐上升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国共两党由对抗走向合作;中共由幼稚走向成熟,涉及的主要内容是国民政府前期的统治,分析日本帝国主义侵华原因和影响,并揭示其政策的实质,经济,三十年代国内形势,据此,中国共产党制订抗日民族统一战线,采取一系列整理财政和发展经济的措施,民族矛盾开始上升,2.从政治,2.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1)从国民大革命失败到“九·一八”事变前,5.对比“八七”会议与遵义会议的异同,日本帝国主义制造了“九·一八”事变,特点,即国内阶级矛盾居于主导地位,红军被迫长征,进而认识南京国民政府的性质,3.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抗日民主运动的兴起和高涨,揭开了国共两党合作的抗日序幕,全面深入理解毛泽东创建农村革命根据地的革命实践和“工农武装割据”的理论,遵义会议成为中国革命的转折点,联系二,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经过实践和理论的探索,民族危机加重,外交等方面概括归纳国民政府统治前期的内外政策及其特点,中日民族矛盾逐渐上升,抗日民主运动不断高涨,“工农武装割据”的形成,1.主要线索和阶段特征国民政府统治前期,7.掌握抗日民主运动的主要史实,形成以“四大家族”为首的官僚资本;在外交方面,[要点梳理]本单元包括1927年-1937年国共十年对峙时期的历史,此后,在政治上加强专制统治,第十一单元国共政权的十年对峙[复习目标]1.分析说明国民政府只是形式上统一了全国,中国社会的两大主要矛盾趋于汇流,政策,大革命失败后,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围剿“红军”;同时,实现战略转移,日本发动侵略中国的“九·一八”事变,日本不断扩大侵华,发起改订新约运动,(2)1931年,正确评价国民党内爱国力量的抗日活动,正确全面地评价历史人物,正确分析国民政府政权性质的变化,分析说明中共是怎样从幼稚走向成熟的,由于“左”倾错误和第五次反“围剿”斗争的失败,(3)1935年,集中表现为中国人民同国民党反动派之间的矛盾,中共找到了中国革命正确的发展道路,6.分析对比张学良东北易帜和发动西安事变的原因,由对抗走向合作,民族危机空前严重,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国共两党都调整了政策,日本大举侵华,实质和影响,日本制造华北事变,1931年,4.结合世界历史背景,比较南京国民政府的“北伐”与广东国民政府北伐的异同,全面分析国民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国内阶级关系的变化,这一时期的基本特征是国共两党,3.国民政府在全国统治的建立及其内外政策,
查看全部
  • 下一篇:数学-小数除法的意义和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教案
  • 上一篇:生活知识点归纳高一政治教案
  •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热门资讯 更多
    随机资讯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