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案 » 语文教案

语文-醉翁亭记教案

日期:2010-08-20 08:20

既包含娱情山水排遣郁闷的欢乐,宾客,高度简洁,太守,一州之人,庆历5年(1045),都是夸张的写法,写朝暮图就是一天时间的纵面展开,4分析第一层的写景方式——自远而近,教师点拨,针对学生实际情况讲解文中字词,洁,写了本文,“太守之乐其乐”是作者“与民同乐”的政治理想的反映,以思想感情——一个“乐”字贯穿全文,乐,“滁人游”写得有声有色——有歌声和呼应声,人人都可以纵情山水,主张文章应“明道”,但不需细讲,简介欧阳修欧阳修,疏通全文大意,重点放在朗诵上,木,秀,林壑尤美(尤其)蔚然而深秀者(幽深)名之者谁(给……命名)⒊划分段落内部层次,往来而不绝”⒌滁人欢乐情状全是从太守眼中看出的,可分为四小层,落,1,这是他的政治理想,伛偻提携,逐段研读课文,理清文脉:这段总写醉翁亭的自然环境和它的得名,⒋文中怎样写出了滁州百姓之乐?“至于负者歌于途,要点:1炼字:开,暝,四,疏通全文大意,并交代了下文的游乐路线与环境,是锤炼字句的典范,学生放声读课文,一,致用,分两层:第一层写环境并点题:环滁皆山→西南诸峰→琅琊(鸟瞰)→酿泉(由俯到仰)→醉翁亭(自下而上,也就能顺利理清文章的结构层次,发,这是一篇优美的抒情散文,2解释加点词语,背诵全文,三,分三层解说:作者在写朝暮图及四时景时抓住各自特点来写,4背诵此段,1第三段写什么:可分为哪几层?段首的“至于”有什么作用?写滁人,把东南西北四方都写了,3这段的结构有什么特点?这样写有什么作用?用三个并列的层次来突出最后一个层次,二,写“醉”也是写“乐”,点题);第二层写亭的得名:建亭者→名亭者→乐(题眼,从大环境写起,太守游琅琊山的情形,写四时景抓住了山间独特的景物山,众宾为何而“乐”?太守:山水之乐,第二年,用“至于”一词表示这一层的内容跟前一层是平列,3背诵此段,体会课文是如何围绕它层层展开记叙的脉络:山水乐——四时乐——宴酣乐——禽鸟乐——太守乐,出,还有滁州的百姓,描述了滁州的地理特征,也包含看到自己的政绩——政通人和后的欣慰,并蕴含着作者与民同乐的旨趣,鸟瞰全景,写四季景则是横向铺排,花,达到熟读的地步,宴酣之乐,抓住了作者感情发展的脉络,独立阅读第四段,其中“太守醉”是全段核心,主线),步步推进,旧时列为“唐宋八大家”之一,但最后改成:“环滁皆山也”5个字,理解本文景物描写的方式和作用,史学家,成为对比鲜明的两幅画面,(1007—1072),号醉翁,(一)教师指导学生研读第一段,太守为此而乐,学生自读第二段,是北宋古文运动的领袖,上疏为其辩解而被贬为滁州太守,从写滁州百姓之乐中间,层层烘染,用“日出”“云归”写出“林开”“岩暝”的变化景象,1欧阳修在描写滁州四周的山时起初用了40个字,抒情委婉,一步步把读者带入佳景,正音滁(chú)壑(hè)琅琊(lángyá)潺(chán)酿(niàng)僧(sēng)辄(zhé)霏(fēi)暝(míng)朝(zhāo)而往伛偻(yu)(lǚ)洌(liè蔌(sù)射者中(zhòng)弈yì觥筹(gōng)翳(yì)2,三,抓住“明”“晦”的特点,百姓如此兴高采烈出游,也为能与民同乐而乐,字永叔,文中所说“年又最高”“苍颜白发”,⒍背诵此段,行者休于树,后分析,再背诵,可以体会出什么内涵?有没有太守之乐在里边?享受“山水之乐”的不仅有太守及其宾客,与民同乐,是上段“山水之乐”的具体化,(三)研读第三段,如何理解“太守之乐其乐”?“太守之乐其乐”是点睛之笔,第一课时熟读全文,2这段分述山间朝暮四季的不同景色,这5个字高度凝练,2为什么在写“太守宴”前要先写“滁人游”?为了给“太守宴”创设一个欢乐的氛围,只了解大概即可,有老人和孩子,石,阅读这篇课文,是因为生活安定富足,(二)按上述步骤,在大小环境和众多人物中突出太守,读课文,要抓住“乐”这条主线,众宾客:从太守游而乐3,其它俱是陪衬,又号六一居士,《醉翁亭记》教案【教学目的】一,写出了迥然有异的四幅图景,有负者和行者,1,高,作者在这里含蓄地抒发了自己复杂的感情,而这又跟太守励精图治有关,写早晚景色变化,先朗读(勾划出山间夕照的起止句),所作散文说理畅达,分别是“滁人游”“太守宴”“众宾欢”“太守醉”,本文选自《欧阳文忠公集》,北宋文学家,后者应,欧阳修因支持范仲淹的政治改革,2,理解作者“与民同乐”的思想感情,学生质疑,四,前者呼,泉,归,在此基础上背诵全文,二,欧阳修写此文时不过39岁,可先给学生译文,语文教案-醉翁亭记 ,
查看全部
  • 下一篇:八年级下第一单元教学设计(教师中心稿)教案
  • 上一篇:苏教版初一政治受人尊重的奥秘七年级政治教案
  •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热门资讯 更多
    随机资讯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