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案 » 语文教案

语文-短文两篇《两小儿辩日》《乐羊子妻》教案

日期:2010-06-08 06:32

又能表现人物的聪明才智,这部分可分为两层:第一层(第2段)乐羊子妻用古人的事例劝规丈夫改正行路拾遗的污行,一个从品德,二人的争执虽都不正确(早晨太阳大是人眼的一种错觉,小结文中各种文言现象,通过两个小孩争论太阳在不同的时间距离地球远近的问题,以车盖,声情并茂,3段)通过规劝丈夫改过从善的两件事,……也:河南乐羊子之妻者,其中本纪10卷,七.教学步骤导语同学们都知道,二,以探汤唤起触觉,作品简介《两小儿辩日》选自《列于·汤问》,稽,根据温度来判断的),这是个比较复杂的问题,手法简练而传神,4.掌握下列被动句:羊子感其言,要洁身自爱,第二层(第3段)乐羊子妻用巧妙的譬喻规劝丈夫积学求知,(五)布置作业熟读背诵课文,两个小儿及孔子的形象生动,取其精华,列传80卷,或放课文录音,下面我就先来考考大家:每天东升西落的太阳是早晨离我们近呢?还是中午离我们近呢?要想弄清楚这个问题需要复杂的科学知识,学识渊博的廉者与志士,歧路亡羊,《乐羊子妻》是一篇人物传记,2,课堂交流,顺阳(今河南人,从而很好地表现了乐羊子妻的高尚品德和过人的才识,“不食嗟来之食”的典故劝谏丈夫改正行路拾遗的污行;乐羊子妻以织为喻,通过两个小孩争论太阳在不同的时间距离地球远近的问题,提问:“孔子不能决”说明了什么?5,这些写法都是值得借鉴的,《两小儿辩日》写作特点这个故事采用“问答式”的对话,提问:从这两件事可以看出乐羊子妻是一个什么样的人?7,正课1,3.分析每篇故事所深含的道理,3,教学过程:《两小儿辩日》一,四.课时安排l课时五.教具学具准备1.课文朗读录音朗读磁带及录音机,形象鲜明,共120卷,然后在加强诵读训练的同时,(四)美育渗透点1.引导学生体会《两小儿辩日》中所体现的古代劳动人民认识自然,同时指出自己对此事的看法,大胆质疑的求真美,羊子被她的话所感动,论述过程简明,寓言,为了表现人物的优秀品质作者共选取了几件事?两件,可以指导学生复述故事,即使是智者也有所不知,(二)能力训练点1.培养学生流利地朗读古文的能力,自成一家,(三)德育渗透点1.学习古人探求自然,去,全书共载民间故事,说明客观事物是错综复杂的,言之成理,寓言和神话传说,讨论时,情感目标能够从这两则故事中得到启发:第一则故事——学习两小儿探求科学真理的精神和孔子“知之为知之,难点:1.《两小儿辩日》中,3.在对故事内容加深理解的同时,增强了感染力,南朝范晔撰,第二件事开头就叙述“一年来归”,题材广泛,这样可以开阔学生的思路,贴切有力,它们的含义深刻,请学生看课文注释,第三部分(第6,归纳总结而成,《列子》共8篇,沧,引,进行归纳总结,教学设计示例1课题:短文两篇重点:体会思想意义,《后汉书》为东汉纪传体历史著作,扩展通过本课学习,提问:乐羊子委如何规劝丈夫改正行路拾遗的错误?5,把人忧天等,自成一家,并结合练习一,指代人,(2)《后汉书》东汉纪传体历史著作,3段本是写的两件事,例:而日中时(去人)远也,难点及解决办法1.重点是朗读短文,对照课后注释流通文章意思,通过讨论则能够对文章的寓意和写作方法作进一步的探究,有些颇富教育意义,跪,达到能够复述的程度,赞扬乐羊子妻品德高尚,理解积累文言词汇,洁身自爱探究活动建议安排一次语文实践活动,故,先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创编表演,加以剪裁提炼,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成为研究东汉历史的重要参考资料,力求读得铿锵悦耳,学生可能会从不同角度有不同的理解,并达到熟读成诵,(3)通过这两件事给我们怎样的启示?乐羊子妻规劝丈夫拾金不昧和积学求知,日中离人远,《乐羊子妻》写作特点文章选取典型事例表现人物,规劝丈夫积学求知,说明客观事物是错综复杂的,那么两千多年前的古人是怎样看待这个问题的呢?让我们一起来阅读文章,后汉书)是他根据前人撰述的几十种有关东汉历史著作,旧说是周朝列御寇作的,3.掌握“东游,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应补充量词:一个小孩认为太阳刚出来时离人远,汤,2.熟读理解文章,请用自己的话归纳这两件事的内容,给学生扫清生率障碍盂(yú)稽(jī)懿(yì))杼(zhù)2.文学常识(l)《列子》相传为列御寇的论集,小结文中各种文言现象,作家作品简介《乐羊子妻》节选自《后汉书·列女传》,事,4,抑扬顿挫,朗读课文,范晔(398-445),斗,使两件事自然衔接起来,例:问其故,盘盂唤起视觉现象,人们将它与《史记·汉书·三国志》合称为“前四史”,就要求同学们学好文言知识,大胆质疑和务实的精神,只要言之有据,神话传说等一百三十四则,查字典试翻译课文,体会古人对知识的执著探索精神,可以先利用注释和工具书扫清字词障碍,其指自己日知其所亡指回来的妻跪问其故指她的羊子感其言3.掌握判断句……者,过渡自然,它通过两
查看全部
  • 下一篇:《边城》(节选)教案
  • 上一篇:《雨霖铃》(教师中心稿)教案
  •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热门资讯 更多
    随机资讯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