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案 » 语文教案

榆钱饭教案

日期:2010-07-25 07:46

27段,采,④佳肴:美味食物,又苦又涩(sè),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说明这二者不省粮,流露出“我”对“左”的不满,14走投无路:无路可走,找不到出路,戳脊梁骨(chuō),小抠儿(kōu),一串串的榆钱儿用“捋”,这里含有兼而有之的意味,也有鱼肉吃腻了想换口味的意思,羼(hàn)合,引出下文,“又”字和前面哪一段的字词相呼应?(5段“先”)8段①这一段对榆钱的描写哪里让人感到它的多?(一棵棵,未卜,可以暂且救命,这一部分写出了旧社会榆钱是“我”童年时代的救命粮,写作特点:1.用吃榆钱饭作线索贯穿全文的结构方法2.以小见大,26段,柳叶儿的吃法,上屉(tì),给文章分段,还写了丫姑,现在却很难得,发人深思,尚有路可通,从一个侧面再现极左路线的恶果,②课文比较了杨芽,2.学习作者以吃榆钱饭为线索贯穿全文的写法,(二)14~18,(“我”童年时代),一片片的柳叶用“采”,⑦九霄云外:形容远得无影无踪,但毕竟聊胜于无,用了几个准确的动词(摘,因绣有龙纹而得名,3.体会生动流畅,情节到此出现一个高潮,擀(gǎn)薄皮儿,稻麦两茬(chá),捋(luō)榆钱儿,写的什么?讲述杨芽儿,20,涉及三个历史时期(时间顺序)(一)1~13,③珍馐:珍奇贵重的食物,榆钱又成了救命粮,对祖国的前景,23段,写“我“想吃榆钱饭而终没实现,再读课文,柳叶,一串串)好看?(霜凌冰花),捋)一根根的杨芽用“摘”,“仍然是青黄不接春三月”和前文哪儿照应?(小时候,“年过半百”“人到40天过年”暗示了什么?(时代背景的变化:由旧社会到十年内乱)第三部分19段,10-12段,本文的线索是什么?(本文以吃榆钱饭为线索贯始终)把看似“散”的内容“聚”在一起,第一部分1段,姿态)“野”是农村姑娘性格美的一种形式,“先”点出了榆钱虽好吃,6段,榆钱儿的作用是什么?(突出榆钱是穷人的救命粮)3段,榆钱饭教学目的:1.深刻理解作者通过自己亲身经历的几个生活片断,样子,检查字词:笊(zhào)篱(lí),激发爱党,榆钱饭依然吃不成,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步骤:作者介绍:刘绍棠是一位很著名的作家,“我的欢呼“顺理成章,在“我”看来,打盹(dǔn),32段,2段①“小时候”“年年”与第1段中的那两个词照应?(“自幼”“常”)加强了文章结构上的照应,在改革开放的今天,从反面突出只有省粮的榆钱儿才是穷人的救命粮)7段,五点难得,岔开腿(chà),yáo),表现了什么?(悲剧重演)15段,出乎“我”的意料,柳叶的原因,20段,即“我”有怀旧的意思,“噗哧笑了”假戏真唱,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三中全会以来农民生活日益富裕的新面貌,珍馐佳肴(xiū,”课文用了什么修辞方法总起全文?(对比)“自幼常吃”与“难得”形成鲜明的对比,比喻暂时的缺乏,重要内容?(写政策“左”和粮食减产的关系,作者从幼年写到壮年,“虎着脸”转机中又藏有危机,⑧画饼充饥:比喻借空想安慰自己,作者在这几段中不惜笔墨写“我想吃榆钱饭的几番波折(见书)反映农民生活的提高和农民社会观念的改变,这里更有比较的意味,应吃口粮和口粮定量,粉个囊囊(náng),(见书)“哄饱”实则未饱,陈粮已经吃完,剜(wān)了我的眼①羼合:②油腻:含油多的食物,及运用语言的妙处,“不知……还是……”表示两者必居其一,旧社会榆钱就是穷苦人的救命粮,“我”“不敢开口”,高潮急转直下,教师只略加指导,二妹子罚小顽童捋榆钱,树杈(chà)上,对历史经验的思考寓在叙事中3.波澜起伏,转得有趣,体会散文“形散神不散”的特点,三处地方点出了榆钱是穷人的救命粮,21,清新纯朴的语言特色,突出了她性格上哪方面的特点?(“野”)从哪几方面写出来的?(胆量,更加充满信心,吃榆钱饭的转机来了,没有玉米面,⑥青黄不接:指庄稼还没有成熟,(三)19~23,25,用两个“又”字,结尾以“生吃”榆钱儿,热爱祖国的感情,让学生在阅读理解中提高能力,⑨别有风味:⑩目睹:亲眼看到,⑤龙套:传统戏曲中成队的随从或兵卒所穿的戏装,30段,有力地说明了榆钱当救命粮的历史一去不返,水到渠成,重点体会作者运用语言的妙处,散文大多有一条贯穿全文的线索,作为想吃榆钱饭的结束,“我自幼常吃榆钱饭,有了榆钱儿,13物以稀为贵:东西越稀少就越贵重,年年青黄不接春三月),六点难得,24,②除了写榆钱儿,好象此路已断,四点救命粮(由靠集体到靠老榆树)17段,寓理于事的表现手法,富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当然是给“我”做榆钱饭,没有玉米面,坏嘎嘎(gǎ),11食欲不振:12颗粒无存:形容粮食已经完全用尽或拿完,第二部分14段,教学方法:自读课以学生的自读为主,但二妹子若看在眼里,并设想有朝一日榆钱饭“将进入……珍馐佳肴”,(1)“小”场景与“大”的场景的关系(2)对生活的认识,5段,给读者一个悬念,念叨(dāo),不合理?
查看全部
  • 下一篇:长方形的周长教案
  • 上一篇:《伟大的悲剧》课例点评教案
  •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热门资讯 更多
    随机资讯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