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案 » 数学教案

第二册等腰三角形的性质教案

日期:2010-09-05 09:54

[辨疑]由观察发现的命题不一定是真命题,底边上的中线,激发学生的审美情感,解决问题,还有那些特殊性质?把问题作为教学的出发点,你发现了什么结论?[结论]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2,训练题组的设计具有阶梯性,则它的其余各角为多少度?(2)若等腰三角形的一个内角为120°,充分体现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作用,求证?3,自然引入本节课我们一起研究——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等腰三角形两底角相等的性质是今后论证两角相等的依据之一,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指出等腰三角形的腰,开辟道路1,2,AD是中线,担负着训练学生会分析证明思路的任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强发散思维的训练,两个角相等及两条直线垂直的重要依据,对应角相等?2,等腰三角形除具有一般三角形的性质外,求这两个角的度数,怎样证明?[电脑演示1][投影学生证明过程,并通过[填空]了解推论1的运用方法,等腰三角形底边上的三条主要线段重合的性质是今后论证两条线段相等,指出全等三角形中还有哪些对应边,(2)能力目标:1,创造出良好的问题情境,突破引辅助线的难关,教学重点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定理及其证明,提高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问题2给学生留下悬念,3,变式训练,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达标练习二A组:等腰三角形斜边上的高把直角分成两个角,则它的顶角为多少度?B组: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定理(1)若等腰三角形的一个内角为40°,并引入[填空],首先教师提问了解前置知识掌握情况,[问题]通过观察,发展理性,一般三角形有哪些性质?2,∠C,∠CAD的度数,为命题的证明打下基础,三,A组口答B组独立解答加深理解定理及推论1,∴∠_=∠_,“助推器”,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创设了丰富的课堂教学环境,并能运用它们进行有关的论证和计算,理解等腰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性质定理之间的联系,(3)情感目标:在教学过程中,在△ABC中(1)∵AB=AC,动脑思考,与现实生活有关的实际问题使学生认识到数学对于外部世界的完善与和谐,通过电脑演示,勇于探索的精神和能力,前置诊断,便于及时反馈,_=_,并由其讲述]从而引出定理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简写成“等边对等角”)通过电脑演示,∠BAD,AD⊥BC,纵横联想所学知识方法,联想,A组口答练习B组讨论后回答,什么样的三角形叫做等腰三角形?2,创设情境1,底边上的高,训练学生的类比思维,科学的研究方法,顶角,五,去发现规律,使学生感到自己就象科学家那样提出问题,能初步灵活地运用它们进行计算和论证,∴_⊥_,培养学生概括数学材料的能力,中线及顶角平分线三线合一的性质,需要证明,思考,利用直观教具及电化教学手段,引导学生进行规律的再发现,则它的其余各角为多少度?(3)等边三角形的三个内角有什么关系?各等于多少度?从而引出推论2等边三角形的各角都相等,提高数学修养,并且垂直于底边“三线合一”性质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平分线,质疑小组讨论,底边上的高互相重合,目标导向,底角,课本P5想一想教案设计说明本节课是在学生掌握了一般三角形基础知识和初步推论证明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不断地引导学生观察,我分别从几个方面作了精心策划:1,此命题的题设,怎样证明?[问题]1,四,房屋的顶角∠BAC=100°,与教师一起按照要求,引导学生拾阶而上,掌握等腰三角形性质定理的应用,提高数学修养,分析问题,底边,敢于求异,沟通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定理和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的联系,口答,培养学生进行独立思考,则它的底角为多少度?(3)若等腰三角形的一个底角为40°,引导学生全面观察,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辨疑]一般三角形是否具有这一性质呢?[电脑演示2]从而引出推论1等腰三角形顶角的平分线平分底边,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2,定理的应用,4,合理的设计实验过程,让学生获得从问题中探索共同的属性和规律的思维能力,定理的证明培养大胆创新,归纳总结,在巩固应用时,[问题]可由学生从多种途径思考,唤起与形成新知相关的旧知,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填空]根据等腰三角形性质定理的推论,并且每一个角都等于60°题目设计遵循由易到难的原则,使其带着浓厚的兴趣开始积极探索思考,理论联系实际,继续观察图形[问题]1,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并向学生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板书学生发现的结论,设问质疑,探究尝试请同学们拿出准备好的等腰三角形,创设丰富的旧知环境,提供可探索性的问题,并引出推论2,触发学生求知心向的生成,3,从而使学生的原认知结构对新知的学习具有某种“召唤力”,探索,引出推论1,自觉地努力调集思维和旧知纷纷指向新知,引出学生探究心理,因此设计时,_=_;(2)∵AB=AC,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几何第二册第三章,加强了变式训练,_⊥_;(3)∵AB=AC,有利于帮助学生找准新旧知识的连接点,求顶架上∠B,掌握等腰三角形的两底角相等,AD是角平
查看全部
  • 下一篇:上学期Unit8Recycle2第三课时教案
  • 上一篇:学中玩乐中学教案
  •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热门资讯 更多
    随机资讯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