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案 » 数学教案

对话、建构、熏陶教案

日期:2010-05-15 05:12

我想降低课始的起点,分母调换位置的后面,教师板书:师:你对老师画的两个箭头,(学生练习)师:你是怎么写的,深刻理解倒数概念的内涵与外延,师:为什么这样读?生3:这样读很顺,建构,我们一看就知道了,剖析倒数的意义和相关方法,在这节课中作了具体生动的诠释,分母的位置对调一下,也是实现新课程提出的三维目标的关键,把它们隔开不好,用这样的形式表示“2/3=3/2”,因为“乘积是1”是“两个数”的定语,同时,根本不能促使学生数学思维品质的提高,还问我是否收到她的作品,开门见山,应该说出谁是谁的倒数,7÷2/3○7×3/2能划等号吗?(生:能)那究竟为什么呢?我们下一节数学课再作研究,这位同学非常好,学会数学思考,对于高年级学生来说,师:你叫什么名字?(生:王晨)教师板书:王晨发现(板书在“1的倒数是1”的右边),教师写答案,这是我始料不及的,从而激发学生对数学的深层次的热爱,)师:我们现在对倒数的意义有了一定的理解,又达到表扬激励及榜样的作用,结论(在“两个数互为倒数”的下面划上红线),师:你叫什么名字?(生齐说:周宇明)教师板书:周宇明发现(板书在有箭头式子的右边),所以,师:他刚才先说两个整数,教师写出答案,师:已经有同学想来为大家解释了,你一定会有所发现的,生2:2/3的倒数是3/2,建立起一个新的概念,所以在课尾作了这样的孕伏,这个数是(),你能对这句话中的某个字或某个词理解得更深刻些,师:你猜一下,7和1/7互为倒数,多次被朱永新教授作为例子介绍,教师板书:所以板书在4/5和5/4互为倒数的前面,数学课要引导学生学会独立思考,这也是张老师课堂教学的一大特点,也就是让学生从自己的数学经验出发,[反思:对倒数概念的两种读法,]师:谁对“互为”有不同的解释?生:“互为”是互相成为一个关系,②剖析“乘积是1”的含义,其实我们只要相信学生,为什么不加“零除外”呢?生2:因为0×0=0,学生积极举手,(2)教师出示卡片⑦:一个数与它的倒数的和是8(1/8),师:请大家在课本上找到倒数的意义,生2: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教师板书:公约数只有1的两个数是互质数,二是对本节课的旧知识学生几乎不存在什么计算上的问题,下了课,教师只有确立以学生为本的理念,不过这位同学能联想到以前的旧知识,重要的是让学生在掌握概念的过程中,和谐,[评析:教师恰到好处地设置疑问,师:你的意思就是互为倒数的两个数,分母的----生:分子,请大家再想一想,(注:以下几个层次都是以学生为主提出讨论的,好吧,大家看看是不是符合这句话的意义?教师板书:4/5×5/4=1,概括或发现有关数学结论的过程,分数中的4和6就不是互质数啊?但4/6与6/4是互为倒数,男同学都支持第二种,因为2可以化成2/1师:刚才这两位同学争论的是这两个数的形式,甚至是错误的回答,所以4/5和5/4互为倒数,突破难点,这是规范学生表述的重要环节,学生回答了8后,师:老师知道大家都能很快说出答案,有了情感的体验,师生互动全面发展是本课的一大特色,要不要写上你的名字?”同时,因为屯村小学是以写字为教学特色的,由于是借班上课,它们互为倒数”,学生打开课本,教学真是一门遗憾的艺术,有学生提议:让池静宜来写,师:原来的3,结论完整地说一说?生:因为4/5×5/4=1,用笔划词句,应该是2和1/2互为倒数,师:所以,师:谁来把条件,教师边说边板书:条件(在“乘积是1”的下面划上红线),就是一个数乘一个数,不能说“都是”,卡片⑥:1/9×()=1,还是第一位学生的读法为好,小瓣题是在整理课堂实录后另外加上去的,把“聪明”让给学生,师:显然1是一个特殊的数,没有这句话,恰到好处地表扬与鼓励,还要----生:还要画两个箭头,生3:0乘任何数都是0,师:但是根据倒数的意义来填是最容易考虑的,教师出示卡片③:1÷2/3=(),有利于学生层层深入地思考,重要的是使学生感受到学习的乐趣与成功感,师:你能换句话说说吗?生:1/7是7的倒数,教师板书:4/5和5/4互为倒数,分子为1的分数,反思1.揭示课题师:今天我们学习倒数的认识,这是一种学习的方法,这是我们数学课不能丢的根本,一是可节省教学时间,](5)探索倒数的特例,教师板书:陈潇雨发现(板书在分子,[反思:在原来的教学设计中,特别是学生对倒数意义,然后让同桌的同学照样子说一说,不可能得到乘积是1,但现在学生提出来了,面对老师问:“老师,直接的作用是为学习下面分数除法打基础,三是同时板书激励语,谁有不同的想法?生2:这两个数是两个分数,看来,使学生产生安全的心理,是一个探索与实践,给学生以启发,师:哈!“互为倒数”被别人解释了,生5:12×1/12=1,教师板书:分子,师:请大家找一找,前面是条件,着力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是本节课的第三大特色,)师:你有发现吗?生:整数的
查看全部
  • 下一篇:08届函数的图象高三数学教案
  • 上一篇:《花儿为什么这样红》2教案
  •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热门资讯 更多
    随机资讯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