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案 » 数学教案

小五数学求平均数(二)教案

日期:2010-01-24 01:04

让他们主动参与获取知识的全过程,让学生运用知识和能力的迁移规律,)各组人数121110平均每人投中数25332(1)全班一共投中多少个?25×12+3×11+32×10=95(个)(2)全班一共有多少人?12+11+10=33(人)(3)全班平均每人投中多少个?95÷33≈29(个)综合算式:(25×12+3×11+32×10)÷(12+11+10)≈29(个)答:全班平均每人投中29个,教学重点使学生掌握较复杂的平均数应用题的解题方法,教学过程1复习较简单的平均数问题出示复习题,策略意识及创新意识,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和机会,直观形象,讨论探究,并通过动手操作,(1)同学们在校办工厂里糊纸盒,1.多媒体教学运用微机精心设置问题情境,全班平均每人投中多少个?(得数保留一位小数,使学生能够找准问题与条件,教学对象分析低年级学生思维的基本特点是:从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过渡到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要形式,又可以调动学生探索新知的积极性,①例题①的已知和问题与复习题的有什么不同?②要求全班平均每人投中多少个,从而培养学生问题意识,(1)平均数=()÷()(2)()×()=总数量(3)总份数=()÷()2选择题,观察分析,再制成统计表,教学难点通过学习,利用多媒体这一新颖,3学习例题②(1)指名读题,将知识结构转化为学生的认知结构,变静为动,王华同学五次语文,一班42人共捐168元,寻求多种计算方法,培养学生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防止死套公式,运用所掌握的方法灵活解答相关问题,课堂练习●基础练习1填空,提出问题,平均每人糊4个,激发学习兴趣,不断发现问题,可激活学生思维,会根据收集到的数据求平均数,(2)启发提问,直观的现代教学手段创设引人入胜的教学情境,这个工厂一星期平均每天烧煤多少吨()A.(78+48)÷(4—3)B.(48+78)÷(4+3)●综合练习1劳动实践,共投中28个;第二组11人,必须先知道什么条件?③怎样求全班共投中多少个?怎样求全班共有多少人?怎样求平均数?,4使学生认识到求平均数这一知识在现实生活中的意义,观察演示,解决问题.通过动手操作,激发学生探索问题的欲望,2掌握求较复杂的平均数的解题方法,2.动手操作法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条件与条件之间相对应的关系,共投中23个,共投中33个;第三组9人,平均每班种多少棵?2下表是四年一班各组同学寒假阅读课外读物情况统计表,①例题②与刚学过的例题①有什么异同?②要求全班平均每人投中多少,四,小组讨论等活动,因此得数取一位小数就可以了,针对这一特点,三,全班平均每人看多少本课外读物?(得数保留整数)各组人数12141312平均每人阅读本数64555●实践与应用王华同学五次语文,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4完成书后“做一做”五,求得的平均数有时不能恰好除尽,领来白杨树苗140棵,再结合语言表述,桑树苗25棵,数学两科的平均分,意识到问题存在,教学目的1进一步理解平均数的意义,平均每个班捐款多少元?正确列式为()A.(168+210)÷2B.(168+210)÷(42+45)(2)一个工厂前3天烧煤48吨:后4天烧煤78吨,3培养学生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能力,这道题中已知数只有一位小数,二班45人共捐210元,平均每人糊6个;第三小组5人,求平均数一,三个小组平均每人糊多少个?(2)春光小学五年级同学参加春季植树,求平均数需要知道哪两个条件?怎样求平均数?把复习题稍微改动一下,梧桐树苗60棵,这时只要根据具体情况取近似值就可以了,共分给5个班种,使学生的思维逐渐内化,数学单元练习成绩如下:第一次:语文925分数学100分第二次:语文88分数学97分第三次:语文94分数学985分第四次:语文985分数学100分第五次:语文99分数学97分先分别算出五次语文,解答时应注意什么?(再次强调例题①与例题②的区别,教学策略及教法设计教学时有意识创设情境,)(4)例题①与例题②有什么不同,第一小组10人,促使问题意识的产生,2学习例题①(1)指名读题,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较复杂的求平均数问题,(3)列综合算式并解答问题,二,同时运用多媒体,②下表是五年级二班3个组投中篮球情况统计表,然后组织学生借助学具动手操作,全班平均每人投中多少个?(1)全班一共投中多少个?28+33+23=84(个)(2)全班一共有多少人?10+11+9=30(人)(3)全班平均每人投中多少个?84÷30=28(个)综合算式:(28+33+23)÷(10+11+9)=28(个)答:全班平均每人投中28个,平均每人糊7个;第二小组8人,(1)五年级两个班为希望工程捐款,(2)启发提问,数学单元练习成绩统计表年月板书求平均数①五年级一班分成3组投篮球第一组10人,必须先
查看全部
  • 下一篇:食物的消化和营养物质的吸收示例(一)教案
  • 上一篇:氨和铵盐_示例_1教案
  •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热门资讯 更多
    随机资讯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