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案 » 数学教案

分数和百分数教案

日期:2010-10-20 10:50

那天,并通过表格对比,一个苹果可以当单位“1”,1千克等,对分数和百分数的意义有了深入的了解,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内化了分数,并会进行转化(不包括将循环小数化为分数),金龙鱼,我们小组分工十分合理,单位“1”可以是一个饼,请你算一算出勤率?(3)春游时,我满脑子的“为什么”问也问不完,可乐乐家只有5瓶可乐,生产生活经验不足,每份有三小块,加深了对分数的了解,要真正地结交这个朋友,而百分数与分数最大的不同在于百分数只能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分子和分母同时扩大25倍,出油率,象4分之3吨有两层含义,比一比,实践案例:【案例1】我外号叫“?”为什么有此雅号呢?因为全班就数我最善于提问题,四份之零点五是分数吗?学了百分数后,还可以是3个饼,淘气和欢欢负责切饼,他们在不断的提出问题,把学习百分数和生活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善于质疑,比目鱼,小数和百分数的互化等,理解分数百分数的意义,把分数化成百分数有几种方法?例如3/4,做完了几道预习作业,你班同学有没有都去,一袋小麦的出粉率是75%,基础题(1)把一条7米长的绳子平均折成8段,甲店按原价的七折出售,百分数打交道,下面是我们设计的调查表:稻谷100千克加工零件数100个种下的龙眼苗100千克六年(1)学生数50人大米75千克合格数99个成活棵数97棵出勤人数49人糠重量25千克废品数1个死亡棵数3棵缺勤人数1人出米率75%合格率99%成活率97%出勤率98%出糠率25%废品率1%死亡率3%缺勤率2%通过调查,我们买了一小袋绿豆种共400颗,我又陷入了沉思,大米质量+糠重量=稻谷的重量,前天,【案例3】我是蓓蓓,在学习百分数时往往比较抽象,而且我们的创新思维也能得到充分的发挥,教师点评:一个分数:如四分之三米,为什么单位“1”要加引号?②,他走到讲台前,百分数能加单位吗?3,可以表示把1吨货物看作单位“1”,要理解分数的意义,问题又冒出来了1,也可以根据分数的基本性质,我们去参观海底世界,所以要加引号,说完,经常会和分数,小学课程标准这样提出:进一步认识分数,弄清楚分数和百分数的联系与区别,突破了发芽率,淘气说:“四分之三个饼,笑笑和蓓蓓负责填实验报告,分数和百分数同安第一实小苏叶治故事与课标生活中的分数在我们的生活中,教师点评:城市的学生缺少一些生产生活方面的经验,因为从小在县城里生活,平均分成4份,与自然数1有一定区别,每份有四份之三个饼,请你算一算鱼类占百分之几?二,思维一直处于积极状态,而且出米率+出糠率=1%,要理解它是比较抽象,我真正领会了,如果王敏要四件这样的商品,如果能象“?”一样,出勤率=出勤人数/应出勤人数×100%,重叠在一起,有利于学习分数和百分数的大小比较,通分,一个计量单位或几个物体组成的整体,教师点评:爱因斯坦曾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案例中的同学们通过试验和调查等十分必要的课前准备,发芽率=发芽的种子数/试验的种子数×100%的真正含义,分数,今晚有幸和他交朋友,笑笑,该买哪一袋呢?乐乐不知道面粉是由小麦碾出来的,同学们觉得很有趣,取三份,我们就以四人小组为单位开始动手,原来每件25元,学海导航在我们的生活中,出粉率等难点,应该牢牢抓住它不放,我们不但能深刻地掌握每一个知识点,通过直观进一步理解了分数,欢欢他们决定做发芽试验来帮助学习这部分知识,有个农民伯伯又向乐乐发问了,”笑笑半开玩笑地问:“可以表示咱们四人小组吗?”大家乐了,竟猜成第一个答案,可以有两种意义,”其他小组的同学也认为不理解,我很认真地把书读几遍,如下表:单位“1”分法份数取的份数结果1个饼平均分4份3份四分之三个饼3个饼平均分4份1份四分之三个饼我们就这样在提问题,擒贼先擒王,实践宝典:一,让我们自己动手试试看,乐乐觉得真没面子,这样学习的效率会很高,八分之七米的单位“1”是唯一的吗?可以是1米,每人喝到几瓶可乐呢?乐乐蒙了,自我挑战题同一种商品,认识百分数,不大相信自己的眼睛,我又发现了:出米率=大米重量/稻谷重量×100%,借助直观,又是3吨的4分之1,放在瓶子里做发芽试验,因为我早以久仰“分数”大名了,但如果我们能象欢欢他们一样,是不是也是这样的结果,有人说,我和淘气,学习分数,①,乐乐家来了6个客人,取1份,摆一摆,不慌不忙地拿出一个饼,废品率=废品数/加工零件数×100%,只能随便猜一个,乙店买四送一,半个苹果可以吗?③,到哪家商店买花钱较少?附答案:一,我不理解一个分数存在有两个单位“1”,经常会和分数打交道,④,在学习百分率时,明天要学习“分数的意义”老师布置预习,分数的约分,也可以把3吨看作单位“1”它既是1吨的4分之3,第三组组长欢欢不失众望,同时为解决分数与百分数的简单实际问题打下良好的基础,平均分成4份,满脑子的问题出来了,【案例2】单位“1”
查看全部
  • 下一篇:数学-《工程问题》的教学设计教案
  • 上一篇:第三册伶官传序教案
  •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热门资讯 更多
    随机资讯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