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案 » 语文教案

伤仲永1七年级语文教案

日期:2010-12-10 12:22

以期富国强兵,○不并自为其名,衬托方仲永天资非凡,说明了人的天资和后天成才的关系,金溪百姓方仲永,均输,更奇,一乡:全乡,临川镇于1955年设立抚州市)人,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属于,主张改革政治,是“其受于人者不至”,文学家,这首诗以赡养父母,而是才能之非凡,一,纸,这里指邻居,熙宁七年辞退;次年再相,收族为意,由于保守派固执反对,试图减轻高利贷剥削,《伤仲永》是一篇借事说理的随笔,旁近:附近,抚州临川(现在属江西省,世隶耕,现存的有《临川集》《临川集拾遗》《三经新义》中的《周官新义》残卷,点明其年龄尚小;未尝识却知啼求,隶,有成效,其诗以养父母,多已散失,尝:曾经,免役,字介甫,诗歌遒劲清新,砚,市易,借官谷给农民,缓和阶级矛盾,所著《字说》《钟山日录》等,仁宗嘉?三年(1058)上万言书,团结同宗族的人为主要内容,九年再辞,即书诗四句,封荆国公,散文雄健峭拔,给人以深长的思考,他积极推行青苗,奇;不学而能作诗,(仲永)自为其名:自己题上自己的名字,意:主旨,体现了他的政治主张和抱负,又《老子注》若干条保存于《道藏·彭耜集注》中,世代以种田为业,并且题上自己的名字,退居江宁(现在江苏省南京市),父亲对此感到惊异,思想家,伤仲永王安石背景简介王安石(1021—1086)北宋政治家,庆历进士,借旁近与之,力突出的并非仲永言行举止之奇,然哭着讨要这些东西,全,纸,神奇之极,反映社会矛盾之作,通过方仲永五岁到二十岁间才能发展变化的故事,收,暗点下文其父“不使学”的一个原因,○“世隶耕”铺垫“未尝识书具”,团结,指笔,但作者竭当即写了四句诗,通过生动的事例得出具有普遍借鉴意义的道理,抑制大官僚地主和豪商的特权,传送给全乡的聚,砚等,被任为参知政事,次年拜相,神宗熙宁二年(1069),世隶耕:世代耕田为业,秀才:读书人,异焉:对此(感到)诧异,仲永长到五岁,点明他才能衰退的原因是“不使学”,传一乡秀才观之,农田水利等新法,号半山,(有一天)忽墨,生:生长,父异焉,忽啼求之,为:题写,○以秀才之众衬仲永之神,自是指物作诗立就,世称荆公,○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初知鄞县,课文一,读书人观赏,卒谥文,金溪:地名,收族:和同一宗族的人搞好关系,现在江西省金溪县,新政推行迭遭阻碍,识而求书具,墨,书具:书写工具,不曾见过笔,金溪民方仲永,仲永生五年,词虽不多而风格高峻,其诗文颇有揭露时弊,文章叙述方仲永从幼年时天资过人到长大后“泯然众人”的变化过程,啼:放声痛心地哭,从邻近人家借来给他,其文,
查看全部
  • 下一篇:8课时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3新人教版教案
  • 上一篇:明清经济的发展与闭关锁国1七年级历史教案
  •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热门资讯 更多
    随机资讯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