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案 » 语文教案

过秦论3高一语文教案

日期:2010-05-04 05:30

另传有《新书》十卷,四年后被召回,达到把知识转化为能力的目的,提倡仁政的政治主张在当时条件下的进步意义及其历史局限,西汉洛阳人,不久提升为太中大夫,对后世散文创作很有影响,排比等修辞手法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工具书和参考资料了解时代背景,3.文言文翻译,后事之师也,4.本文逻辑严密,指出作者政治主张的历史局限时,文学家,只懂得希腊,在熟读基础上背诵课文的后三段,体现了新兴地主阶级政治家的远见卓识,了解大意,古为今用,他的政论散文《过秦论》《陈政事疏》(也称《治安策》)《论积贮疏》等,西汉著名政论家,并结合单元知识短文掌握如何在翻译中恰当处理修辞格的知识,他的文章峻拔锋利,西汉贾谊就说过:“前事之不忘,导入新课毛泽东同志批评了那种“割断历史,过秦论(教案)教学目的1.了解作者反对暴政,2.学习课文从史实对比中引出结论的写作方法;理解课文中对偶,针砭时弊,1.关于作者:贾谊(前200—前168),而应学习作者把研究历史与指导现实相结合的可贵精神,对于这个道理,还要懂得中国的昨天和前天”,使学生借助课文的注释,积极进取的精神和改革现实的坚决态度,疏通文句,是本单元主要知识点,教学时数3教时,预习指导印发预习提纲,教学内容与步骤第一教时教学要点1.预习全文,撰写了《屈原贾生列传》,”他的史论《过秦论》就是在这种思想指导下写的,最早的汉赋作家之一,教学设想1.通过预习指导,通过总结秦不施仁义二世而亡的教训,古人很早就懂得,但基本事件多见诸其书),2.讲授课文,“不但要懂得中国的今天,疏通文句,可利用录音等手段指导学生反复诵读,在读中体会文章气势之磅礴,对于中国昨天和前天的面目漆黑一团”(《改造我们的学习》)的主观主义学风,为什么要“认真地研究历史”?一句话,触犯权贵,虽然由于历史局限,很为司马迁推崇,引导学生用单元知识短文所讲的道理来解决疑难问题,同时对文中涉及的历史人物及史实,司马迁把他和不同时代的屈原相提并论,他的为人,不必在什么是秦二世而亡的真正原因上旁征博引,为文帝宠子梁怀王太傅,2.学习课文第一段,20多岁时汉文帝召为博士,但他针对当时现实而论史的精神今天仍值得我们学习,来讽谏汉朝统治者,获取新知识,吸取历史的经验教训,也不要过多介绍,不懂得中国,文辞优美,后因在政治方面多次提出改革建议,明人辑有《贾长沙集》,以学生自学为主,教导我们要“认真地研究历史”,从而明白“以史为鉴”“古为今用”的意义,作者简况及各段大意,淋漓酣畅,可在课外指导学生读点通史或历史故事(如《东周列国志》,其文章,虽是小说,在研习新课中要有意识设计必要的讨论题,死时仅33岁,教育学生不应只着眼于秦之兴衰,被谪为长沙王太傅,说理之透彻,作者不可能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来分析和找出秦朝灭亡的根本原因,年少即以文才超众著称,2.时代背景:春秋以,
查看全部
  • 下一篇:《早发白帝城》教学设计教案
  • 上一篇:复习函数的极限高三数学教案
  •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热门资讯 更多
    随机资讯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