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案 » 语文教案

季氏将伐颛臾高一语文教案

日期:2010-07-12 07:56

教育,(篇幅大小不一,鲁定公任命他为中都宰,孔子应答弟子,如“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3)跟特定的对象展开谈话,前后章之间不一定有什么联系,)二,夫子既卒,教育家,内容不同,《论语》记录孔子的言论大致上有四种体式:(1)用“子曰”开头直录其言论,他的弟子相传先后有三千人,政治家,[预习安排]1仔细阅读这篇课文和注释,齐,三,当时弟子各有所记,由旧课导入新课,时人及弟子相与言而接闻于夫子之语也,(4)就一件事比较详细地阐述自己的意见,有些章还有重出现象,并非出自一人之手,1要求学生从初中课文《〈论语〉六章》任选两章背诵,又将鲁史官所记《春秋》加以删修,长的达数百字,但到孔子出生的时候,学乐于苌弘,学琴于师襄,季氏将伐颛臾[教学目标]1理解孔子“修文德以来远人”的政治主张,他的大部分时间用于聚徒讲学,被迫辞职,是以谓之文也,[教学重点]实词,再录孔子的回答,已下降为平民,卫,时事等方面,后人用每篇首句中的两个字做篇名;每一篇又分若干章,可称议事体,但为时不长,儒家学派的创始人,2让学生将该课与本课作比较,《论语》简介,相传他曾问礼于老聃,政治,章的长短不一(短的只有一句话,50岁那年,可见它是一个片断的集合体,终不见用,如《季氏将伐颛臾》这一章,《论(lún)语》是儒家经典之一,孔子简介,是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关于孔子言行的记录,字仲尼,[教学课时]两课时,超出一问一答的模式,孔子的先祖原是宋国的贵族,楚等国,孔子很注重学习,去过齐国,名丘,不耻下问,也从事政治活动,回到鲁国后致力于教育和整理古代文献,涉及哲学,如《季氏将伐颛臾》),故谓之《论语》,诵读,可称格言体,”《论语》的内容很广泛,56岁那年由大司寇(主管司法)行摄相事,50岁以前,是春秋末期的思想家,工作得很出色,门人相与辑而论纂,最著名的有颜回,2朗读课文一遍,班固《汉书·艺文志》说:“《论语》者,后又周游宋,可称对话体,孔子年轻时因家境贫寒给季氏做过委吏(管理粮仓)和司职吏(管理性畜),如孔见师冕,3了解本文语言高度精炼的特点,3回答下边的问题:孔子反对伐颛臾有哪些理由?他所说的“远人”是指什么人?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子贡,谈谈初步印象,2了解语录体的论述方式,孔子(前551---前479),不会读的字在字边注音,陈,如“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君子乎?’”(2)先指出问者和问题,全书共20篇,蔡,为时14年,可称答问体,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东南)人,成为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在一场政治斗争中失败后逃到鲁国,季,
查看全部
  • 下一篇:第一册有理数的加法教案
  • 上一篇:9《夏明翰英勇就义》教案
  •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热门资讯 更多
    随机资讯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