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案 » 语文教案

文言文教学:《文言文语言现象入门》教案

日期:2010-05-27 05:57

意动的条件,例如:我们坐在高高的土堆旁边(补语)我们在高高的土堆旁边坐着(状语)F,动词活用(1)用作名词例如:惧有伏焉(2)活用作使动词(使动用法)例如:项伯杀人,方式,回顾(1)词性由于环境而临时改变,空处是“芽”,教学设想:学生在初中阶段语法知识相当薄弱,二,不及物动词带宾语具备了使动,后人总结规律,三课时教学内容:文言文中的特殊句式教学过程:一,二,介宾,请出六们贵宾(佳宾)就座,一兼二职,数词为动词例如:与臣而将四矣四,宾语可在谓语前,名词能否做谓语?一般是由动词充当,名词性短语,即(5)“是”例如:陈胜者,一般充当状语或补语,并列关系用“和,2,必由动词充当,例如:壮丽山河3,语言环境决定词性,表方向,1,短语:大于词,整体上具有名词性,各个句子成分由什么词充当主语:名词,做六个模具,名词叫中心语,宾语?一般是由名词充当4,定语可在主语宾语后,代词,此处活用为动词,主谓倒装主语在谓语的后面,形容词短语:能充当任何成分,小于句,例如:甚矣,多读多见就好了,不明,不及物动词能否带宾语?一般是由及物动词充当请看例句:二月草已()请分析成分,1,处所,(1)……者……也(2)者也(3)……,并列式例如:调查研究2,明确:处在这个位置上,谓语:动词,阳夏人也,定语后置定语在中心词(名词)后面,目的,宾语前置句宾语在谓语的前面,臣活之3,发芽,今天的句子,通过学习旧知获得新知,为什么?1,一课时教学内容:现代汉语的词法和句法,固定短语包括:主要是成语二课时教学内容:文言文中的词类活用现象教学过程:一,形补:漂亮极了D,主谓短语例如:春天来了E,例如:古之人不余欺也!(否定句中代词做宾语前置)沛公安在?(疑问句疑问代词作宾语前置)4,复指短语例如:司机老王B动词短语:能充当任何成分,中心,活用原因古代汉语实词不丰富,2,必北还2,意动用法译为“认为······怎么样”“以······为”“把······当作”三,动补式例如:变得更美丽5,在“名标”上分别写六个成分,或”连接例如:工人农民城市和乡村,可作主语宾语,1,——现代汉语语法与古代汉语语法比较河南南召一中翟杰(邮编474650)教学目的:研读现代汉语语法从而了解古代汉语语法,2,在现代汉语中介宾短语是状语,介宾短语充当3,时间,主语可在谓语后,偏正式(状语+动词)例如:立即动身3,教学过程:一,在谓语之前,现代汉语中,偏正式例如:非常生动3,页码如下:名词886动词301形容词141数词1176量词792代词240副词397介词650连词782助词1644叹词1225主语1643谓语1316宾语87定语298状语1656补语101三,6,(2)翻译是关键,阳城人也吴广,词义随之而变,“参加”的主语,明确概念,分析句子成分可判断词类活用,并列式例如:坚韧和刚强2,展示例子,“的”字短语例如:吃的,名词活用(1)活用为动词例如:左右欲刃相如一狼洞其中天雨墙坏(2)活用为使动词(使动用法)例如:君将哀而生之乎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3)活用为意动词(意动用法)例如:稍稍宾客其父(4)直接作状语例如:操军破,省略句一般省略主语,而在古代汉语中是补语,温故知新,有必要详细讲述,任何语言的表达都有一定习惯,以名词或名词短语作谓语,介宾短语介词加名词或名词性短语或代词构成,文言中所谓的词类活用和特殊句式是相对于翻译成的现代汉语而言,跟,介宾短语四,在谓语之后,分工不细,形象展示,以及,我们班的5,状语可在谓语后,介宾短语后置翻译后可以发现,所以称为特殊句式,例如:居庙堂之高处在高高的庙堂上,思考下面的句子,看那些词性变化了,谓,汝之不惠你不聪明,单句成分位置关系主状谓宾主语在谓语之前状语在谓语之前宾语在谓语之后定语在主语或宾语之前,正确翻译后可判断特殊句式,思考在现代汉语中,1,二,形,句法不严格,任何句子不加标点即为短语,与,A名词短语:以名词为主体,2,便形成语法,判断句古代汉语中,代词,同,状语:副词,原因,3,用句子成分分析法分析下面的句子:年少的我一直做着美丽的梦明确:1,选取初中文言课文的句子,……也(4)乃,形容词宾语:名词,喝的,兼语C,及,“于”例如:盖以(之)诱敌必以情(处理)(触龙)入而徐趋公弗许(之)问之(于)客曰3,动宾式:例如:挖地道4,查《现代汉语词典》,因为词在某个成分的位置上而变,比较古今句子成分的位置关系,定语是修饰语,刘备天下枭雄当立者乃公子扶苏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2,以判断词“是”作谓语,偏正关系名词和定语组成,其语序十分特殊,明确几个规则:1,宾,修饰语+中心语,导语,名词性短语,得有这个词性,兼语式例如:请你参加(“你”是“请”的宾语,名词直接作状语,一般是“主+状+谓+宾”古代的句子,太厉害了!5,空处应是谓语,使他们迅速理解文言文语言现象,对
查看全部
  • 下一篇:甲午中日战争-高中一年级历史教案
  • 上一篇:《杜鹃枝上杜鹃啼》问难答疑教案
  •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热门资讯 更多
    随机资讯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