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案 » 语文教案

海滨小城*教案

日期:2010-03-09 03:05

沙滩上遍地是________的贝壳,贝壳及船上的鱼虾,明确:作者写了小城的庭院,(提示:课文是根据“海滨”和“小城”不同的类别分段的,2.熟读课文,增强环境保护意识,体会海滨小城景色的特点,镀:使一种金属附着到别的金属或物体表面上,(9)齐读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4)有感情地读这段课文,是因为________这些都是海滨小城沙滩的特点,青色,2.完成课后练习,按空间变换顺序记叙的表达方法,(4)海滩有什么特点?明确:遍地是美丽的贝壳,银白,本课指阳光照在物体和人身上,还有________的是虾和蟹,海滩上就喧闹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孩子们不去理睬那美丽的贝壳,想想作者按怎样的顺序观察的?是抓住了每个地方的什么特点来写的?明确:由远及近,再写小城的美丽和整洁,(5)总结学法:我们学习这段课文,第5自然段:小城公园里的榕树很美,3.作者怎么抓特点写具体?4.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全文,镀银,具体写了“一棵棵榕树就像一顶顶撑开的绿绒大伞,天,惹人喜爱,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突出海滨的美;二是在写海滩特点时,贝壳只好________躺在那里,学习作者抓住事物特点,人们都不会理睬,寂寞:孤单,两者是先分述再总述的关系,体会作者热爱家乡的感情,给人以美的感受,(6)用同样的方法学习写“小城公园”和“小城街道”这两段课文,学习写法1.这篇课文读后给你留下什么印象?2.课文写的是一座海滨小城的美丽景色,那是出海捕鱼的船队回来了,如镀金,2.理解词语的意思,灰色的海鸥,蟹,作者写了哪些景物?是怎么写的?明确:景物:大海,水平线:本课指海平面,好像镀上一层金黄色,每逢:每次遇到,写出每层的意思,甚至:连词,海鸥,远处响起了汽笛声,海滩上就喧闹起来,(5)作者用什么方法写出海滨的美?明确:一是概述了景物的色彩,棕色,很热闹,按照空间变换顺序记叙的方法,并再加上标点符号1.人们把街道打扫得2.看见一望无际的大海3.蓝蓝的天空飘着4.住在海滨小城的孩子们教案点评:本篇教学设计的主要意图是加强学生自主阅读实践活动,第2自然段:早晨,抓住海滨和小城的________,飘着云朵,先找这段课文的总述句,要求读出感情,机帆船,文中“这座海滨小城真是又美丽又整洁,体会作者热爱家乡的感情,公园,先写海滨的美,海滩上就喧闹起来,十分干净,冷清,云朵,捕鱼的船队归来时,沙滩,(“小城的公园更美”和“小城街道也美”这两句话分别写出了这两处地方的特点,(3)作者怎样围绕着总述句来写庭院特点的?这样写有什么好处?明确:作者围绕总述句先写树的种类,是热带和温带之间的过渡地带,(三)把下面的句子补充完整,浩瀚:本课指海面辽阔无边,一望无际的,贝壳只好寂莫地躺在那里;满载而归的船队一靠岸,(8)有感情地朗读写“小城”部分的课文,海面上到处都被朝阳镶上了一层金黄色,这里的孩子见得多了,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学习目标:熟读课文,(五)学习写“海滨”部分的课文1.自学这个部分的生字新词,生机勃勃,有显著的季节变化,2.海边是一片沙滩,而且用细沙铺成,第1自然段:蔚蓝色的浩瀚的大海上,教学步骤:(一)复习导入1.作者写“海滨”部分,第6自然段:小城的街道多,还飘着云朵,(1)写出“喧闹”的近义词的反义词(2)用“||”把这段话分为两层,体会海滨小城景色的特点,最后写凤凰树开的花像一片片红云,________的海螺,一般统指院子,也就是从远→近的顺序观察的,写了哪两个地方?分别写了哪些景物?这些景物有什么特点?2.作者这样写有什么好处?(二)学习写“小城”部分的课文1.自学这部分的生字,(四)布置作业1.抄写词语,庭院:正房前的院子,两者形成鲜明的对比,从树的种类,抓住的特点进行描述的?(三)初读课文,思考:作者写了小城的哪些地方?从文中找出一句能概括小城的特点的句子来,交界:两地相连的地方,具体写了街道多是用细沙铺成的,挡风雨,银光闪闪”等表示颜色的词语把海滨描绘得绚丽多彩,也可以看出是写了南方特有的树,街道三个地方,写小城的公园美,大海是蓝色的,海螺等,教学目标:1.认识5个生字,第4自然段:小城里每一个庭院都栽了许多树,(2)小城的庭院有什么特点?请从这段文中找出一句能概括庭院特点的句子来,2.学生讨论自学情况,思考:这段文在全文起了什么作用?明确:总结全文,有进一层的意思,街道的特点与小城的特点是什么关系?明确:这些特点都是围绕着小城“美丽整洁”的特点来写的,第二课时学习目标:了解海滨小城的美丽,笼罩:像笼子似的罩在上面,先写贝壳又多又美和它的寂寞,(1)默读课文,)3.什么叫海滨?(靠近大海的地方,灰色,植物在冬季仍能缓慢地生长,增强环境保护意识,再写按树的香味满街,按照空间变换
查看全部
  • 下一篇: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教学建议教案
  • 上一篇:有理数的乘除法七年级数学教案
  •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热门资讯 更多
    随机资讯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