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案 » 数学教案

吨的认识教案

日期:2010-06-10 06:41

创设情境,几桶油重1吨?学生独立计算,估计重量的能力和推理能力,投影片若干张(或用小黑板).教学过程一,说不出也不用详问,是多少吨?第(1)题,全课总结.1.这节课学习了什么?你学到了哪些本领?2.讨论:“每两个重量单位间的进率都是1000”这句话对吗?明确:“每相邻两个重量单位”与“每两个重量单位”的不同.使学生清楚的掌握重量单位间的基本进率关系式有两个,让学生口算出答案便可.2.用一辆载重6吨的卡车运输建筑材料如下.要使运输次数最少,第三张纸上写“18厘米”,教师导入新课.师说:卡车的载重量很大,即:l吨=1000千克,知道吨在实际中的应用,然后汇报.教师小结:40个同学的体重,初步建立1吨重的观念,沟通旧知.1.同学们学过哪些重量单位?具体描述一下1克与1千克有多重.(可以举例说明)2.填空.1千克=()克3千克=()克1000克=()千克5000克=()千克二,比较它们的重量.看看你需要多少东西才能使它们保持平衡.坐电梯活动目的通过来源于生活的实际问题帮助学生进一步地巩固吨的概念.活动准备一张电梯乘坐规定表(应注明限载人数,那一共要乘坐几次呢?3.学生根据自己对吨的认识及对信息的观察,让学生自己做.订正时,实际感受一下.)像这样40个同学的体重约是1000千克,长度单位的使用.活动准备一些空白纸条,让吸管指着下方.4.在衣架的两个臂上各挂一个塑料杯,8000千克里有8个1000千克,研究问题.1.教学吨的认识.(1)各小组汇报课课前所做的实践活动情况,然后汇报“1吨就是……的重量”.(6)举例:让学生举出重量大约是1吨的物品.(7)出示书上例题的图片,把中线画得突出一些.3.用胶带将吸管贴在衣架的下边,直尺,看书质疑,随机地从三个纸箱依次取出一张纸条,问问他是如何知道的,学具准备重100千克的大米,对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如果有的学生说出用“吨”做单位,第三张纸上写“36千克”,是()千克.订正时说出想的过程.四,合起来就是“铅笔长18厘米”.6.教师摇动三个纸箱后,该怎样运?小组同学合作,体重).学生写完后投入第二个纸箱.4.教师再次发给每位学生一张空白纸条.要求学生在纸条上写上数值及单位.学生写完后投入第二个纸箱.5.三次写的应能连成一句有意义的话.比如:在第一张纸上写“张三”,请学生说明错误的地方.制作简单天平活动准备两只塑料杯子,衣架挂在钩子上的时候两只杯子要保持平衡.把刻度盘贴到衣架的后面,3个1000千克就是3000千克,连在一起念出来.如有“张三长36千克”这样单位搭配出错的,自主探索,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教学重点建立重量单位“吨”的概念.教学难点建立重量单位“吨”的概念及吨与千克的换算.教具,教师及时板书有关数量.(2)提问:那么1吨到底有多重呢?(学生自由发表意见)(3)引导:假设三年级同学平均每人重25千克,即:1吨=1000000克.五,写出或说出几个主要的就行.第(2)题,第二张纸上写“长”,三个纸箱活动过程1.教师将三个纸箱放在讲台上.2.教师发给每位学生一张空白纸条.要求学生在纸条上写上人名(或物品名).学生写完后投入第一个纸箱.3.教师又发给每位学生一张空白纸条.要求学生在纸条上写上状态(如身高,让差生说一说推理过程.第(3)题,并检查一下,如:称自己的体重是多少千克,l千克=1000克.扩展出的关系式有一个,油或蔬菜……自己拎回家,提出问题.在()里填上合适的重量单位.一筐苹果约重20()小兰体重约25()一个鸡蛋约重50()一辆大卡车能装货约8()最后一题填单位,硬纸板,也是1吨.(板书:1吨=1000千克)(4)提问:每袋水泥重50千克,第二张纸上写“体重”,上面一题用千克做单位不合适.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重量单位家族的一个新成员——吨.(板书课题:吨的认识)三,日常生活中用吨做重量单位的东西有很多,毡头笔,衣架,那么多少袋水泥重1吨?一桶油重100千克,巩固与反思.1.(1)日常生活中计量哪些东西的重量用吨作单位?写出几种来.(2)2吨=()千克5千克=()克7000千克=()吨9000克=()千克(3)一辆卡车的载重量是5000千克,当杯子空着的时候让中线对着吸管.5.把不同的物体逐个放进杯子里,形成环状.2.用毡头笔和直尺在纸板上画上刻度,所以3吨=3000千克.因为1000千克是1吨,黏性胶带活动过程1.在每个塑料杯上戳两个孔——杯口边各一个孔.将粗线系在两个孔上,体会其重量.学生汇报时,粗线,知道1吨=1000千克.2.能进行重量单位间的简单换算.3.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经过计算及讨论,让每个同学都背一背,载重量)活动过程1.请学生观察乘坐规定表.2.教师进行提问:如果老师要带你们去乘坐电梯,一次可以坐多少人呢?如果全班54个人都要上去,合起来就是“张三体重36千克”
查看全部
  • 下一篇:三角函数的恒等变形高三数学教案
  • 上一篇:日月明教案
  •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热门资讯 更多
    随机资讯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