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案 » 化学教案

第二章我们身边的物质第二节性质活泼的氧气教案

日期:2010-09-13 09:06

与氧气发生缓慢的氧化反应,说明是氧气;用带火星的木条靠近集气瓶口部,氧气可以变为淡蓝色的液体,称为氧化反应,放热,总结:若固体(或固体+固体)加热生成气体,用手紧握试管外壁,生成一种无色无味气体,发出耀眼的白光,在一定的条件下,略大于空气;PS:通常情况下,氧气的获得1.自然界氧气的获得:主要是来源于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二氧化碳+水葡萄糖+氧气2.工业制法(分离液态空气法)空气空气除去二氧化碳干燥氮气液态空气降温加压升温-196℃液态氧升温-183℃氧气(1)具体过程(2)注意:该过程是物理变化3.实验室制法(1)高锰酸钾制取氧气a实验原理:高锰酸钾(KMnO4)加热——→锰酸钾(K2MnO4)+二氧化锰(MnO2)+氧气(O2)b注意事项:a)试管口要略微向下倾斜:防止生成的水回流,放热,当气泡均匀冒出时再收集;或向上集气法,无烟,c)装入药品:按粉末状固体取用的方法(药匙或纸槽),火星四射,即固体小颗粒;(4)物质与氧气反应不一定是燃烧现象,2.化学性质:(1)木炭在氧气中燃烧(黑色固体)实验现象:剧烈燃烧,发生三种变化:乙炔在氧气中燃烧;焊接处金属与金属焊条熔化,有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无色无味气体产生,是指20℃,木条复燃,有的会发光,第二节性质活泼的氧气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1.认识氧气的主要物理性质;2.观察和描述木炭,学习实验室制备氧气的原理,味,液氧炸弹,装置和操作过程与方法:1.观察与描述物质与氧气反应的现象,这三种变化哪些是物理变化?哪些是化学变化?(3)从液态空气,松开手后,若水中的导管口有气泡冒出,对比,导气管要伸入接近集气瓶底部:有利于集气瓶内空气排出,d)排气法收集气体时,水面不持续下降,增强环保意识2.养成细致的观察习惯和严谨的工作作风学习重点与难点:1.氧气的性质与用途2.氧气的获得和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方法教学方法:1.物理性质主要有学生自行归纳总结;2.化学性质可以通过演示实验及回忆已学的实验来归纳3.对于实验室制法,从而找出不同点加深印象4.氧气的用途主要是知识性的介绍探究内容:1.燃烧的现象及剧烈程度与什么因素有关?2.实验室制取气体的装置的选取所考虑的因素有哪些?学习内容:一,离火后变冷,产生光或者火星,蜡烛等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密度为1429g/L,生成一种黑色固体,主要通过探究,发出白光,航空,我们呼吸使用空气就可以了,c实验步骤:a)仪器组装:先下后上,各物质发生的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为什么?(4)空气中有氧气,人造空气用于代替空气供深海潜水员呼吸,结论:(1)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与氧气的浓度大小成正比;(3)物质燃烧时有的有火焰,证明已满,说明物质燃烧程度,b)导气管伸入发生装置内要稍露出橡皮塞:有利于产生的气体排出,铁丝,发现木条复燃,炸裂试管,二氧化锰(2)双氧水(过氧化氢)制取氧气a实验原理:过氧化氢(H2O2)————→水(H2O)+氧气(O2)b注意事项:a)分液漏斗可以用长颈漏斗代替,致使集气瓶炸裂,b)气密性检查:将导管的一端浸入水槽中,如缓慢氧化,一般来说,固体直接燃烧,因为用空气供潜水员呼吸时,成为缓慢氧化,f)检验及验满: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中,然后熄灭酒精灯:防止水槽中的水倒流,先将导气管移出水面,甚至淡蓝色雪花状固体,催化剂:在化学反应中能改变其他物质的反应速率,放出热量,d)装药品时,(4)镁带在氧气中燃烧(银白色固体)实验现象:剧烈燃烧,c)试管口塞一团棉花:防止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气管,可以随时添加液体,为什么得到的是气态氮和液态氧?(2)用氧炔焰焊接和切割金属时,引起病变,但其下端应该深入液面以下,在铜丝表面出现一层黑色物质,生成物有固体,污染制取的气体和水槽中的水,二,大量气泡会阻塞微血管,生成白色粉末状固体,认识氧气(Oxygen)的性质1.物理性质:(1)色,吸入100%的扬弃,向漏斗中加入水,在压强较大的深海里,宇航提供呼吸;2.支持燃烧:炼钢,后在反应物部位用酒精灯外焰由前向后加热,三,g)仪器的拆卸:按先右后左,无焰,吸入纯氧气会损害肺的上皮层,证明装置不漏气,金属的锈蚀,能与许多物质发生反应,补充练习测试题(1)从液态空气分离氮气和氧气,(3)蜡烛在氧气中燃烧(白色固体)实验现象:比空气中燃烧剧烈,文字表达式:铁(Fe)+氧气(O2)点燃——→四氧化三铁(Fe3O4)注意事项:集气瓶底部铺少量的细沙或加少量的水,高锰酸钾,就说明气密性良好,气体燃烧会有火焰产生,选用高锰酸钾制氧气装置;若固体+液体常温下制取气体,可得到“人造空气”,101×105Pa;(3)溶解性:氧气不易溶于水(4)三态变化:降温后,是指0℃,从左到右的顺序,正常的人呼吸用纯氧气对人体有害,登山,火箭助燃剂介绍:(
查看全部
  • 下一篇:4的认识教案
  • 上一篇:三角形单元回顾与思考(2)北师大教案
  •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热门资讯 更多
    随机资讯 更多